天安字典

《同观陈十六史兴碑》

时间: 2025-05-21 23:59:15

诗句

荆衡气偏秀,江汉流不歇。

此地多精灵,有时生才杰。

伊人今独步,逸思能间发。

永怀掩风骚,千载常矻矻.

新碑亦崔嵬,佳句悬日月。

则是刊石经,终然继梼杌。

我来观雅制,慷慨变毛发。

季主尽荒淫,前王徒贻厥。

东周既削弱,两汉更沦没。

西晋何披猖,五胡相唐突。

作歌乃彰善,比物仍恶讦。

感叹将谓谁,对之空咄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23:59:15

同观陈十六史兴碑

作者: 高适 〔唐代〕

原文展示:

荆衡气偏秀,江汉流不歇。
此地多精灵,有时生才杰。
伊人今独步,逸思能间发。
永怀掩风骚,千载常矻矻新碑亦崔嵬,
佳句悬日月。则是刊石经,终然继梼杌。
我来观雅制,慷慨变毛发。
季主尽荒淫,前王徒贻厥。
东周既削弱,两汉更沦没。
西晋何披猖,五胡相唐突。
作歌乃彰善,比物仍恶讦。
感叹将谓谁,对之空咄咄。

白话文翻译:

荆衡的气候特别秀美,江汉的水流无时无刻不在奔涌。这一带有很多精灵,时常会孕育出才华横溢的人。眼下她独步于世,逸兴能够时常迸发。永远怀念那些掩藏风骚的诗篇,千年之后新碑依旧巍峨,佳句如同日月高悬。这是在刻石经文,最终仍然继承了古老的传统。我来这里欣赏这种雅致的风格,慷慨激昂,真情流露。季主沉迷于荒淫,前王只留下遗恨。东周已经削弱,两汉更是沦落。西晋又何等猖狂,五胡频频侵扰。作歌只是在彰显善良,而对比之下,世间依旧恶声不断。感叹又能对谁诉说,面对这一切只能无奈叹息。

注释:

  • 荆衡:指荆州和衡州,古地名,意指一方的风光。
  • 江汉:指长江和汉水,象征着水流的源源不断。
  • 精灵:指有才华的人才。
  • 伊人:指诗人心目中才情出众的人。
  • 永怀:永远怀念,指对古代诗人的缅怀。
  • 新碑:指新刻的碑文,象征着对历史的铭记。
  • 季主:指季家,象征荒淫无道的统治者。
  • 五胡:指历史上五个胡人部落,指代外族入侵。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东周”、“两汉”、“西晋”、“五胡”等,都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和事件。高适借此表达人们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与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高适(703年-765年),字达夫,汉族,唐代著名诗人,号称“诗豪”,以边塞诗和咏史诗著称。
  •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高适游览陈十六史兴碑时,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后世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诗歌鉴赏:

本诗展示了高适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人杰的崇敬之情。开头两句描绘了荆衡地区的自然风光,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随后转入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强调了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诗中的“新碑”不仅仅是实物的描绘,更是对历史的铭刻与思考,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同时,诗中对于历史衰亡的感叹,表现出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与忧虑。高适通过对比历史的盛衰,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与警醒。整首诗情感真挚,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抱负,具有较强的历史感和文化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荆衡气偏秀:描写自然风光,表现出诗人对地方的热爱。
    2. 江汉流不歇:水流不断,象征着历史的延续。
    3. 此地多精灵:强调人才辈出,表现出对杰出人物的期待。
    4. 伊人今独步:指代优秀的人物,强调其卓越的才能。
    5. 永怀掩风骚:怀念历史上的优秀诗人。
    6. 新碑亦崔嵬:新刻的碑文高耸,象征着文化的传承。
    7. 季主尽荒淫:批判当代统治者的荒淫无道。
    8. 前王徒贻厥:反思历史的遗憾。
    9. 东周既削弱:讲述历史的衰败。
    10. 西晋何披猖:批评西晋时期的乱象。
    11. 作歌乃彰善:作歌是为了彰显美德。
    12. 感叹将谓谁:感叹历史变迁,表达诗人的无奈。
  •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如“新碑亦崔嵬”)、对仗(如“佳句悬日月”)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感叹,反映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思考,表现出深厚的历史感与责任感。

意象分析:

  • 荆衡:象征着秀美的自然与人才的培育。
  • 江汉:象征历史的延续与时间的流逝。
  • 新碑:象征着对历史的铭记与文化的承继。
  • 五胡:象征外族入侵与历史的动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高适的《同观陈十六史兴碑》中提到的“新碑”象征什么? a) 自然风光
    b) 历史的铭刻与文化的传承
    c) 个人的成就

  2. 诗中提到的“季主”主要是指: a) 统治者的荒淫
    b) 诗人的才华
    c) 古代的文化

答案

  1. b) 历史的铭刻与文化的传承
  2. a) 统治者的荒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高适与杜甫的咏史诗都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但高适更多侧重于对文化传承的强调,而杜甫则更关注现实政治的苦难与人民的疾苦。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反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高适诗文集》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鹧鸪天 周口店北京人头像 鹧鸪天 陈含光先生为作《忍寒庐图》并题句,有“蛰龙三冬卧”之语,辄用元遗山韵赋谢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其三 通灵 鹧鸪天 其一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宛春蒙庵,邀客作东坡生日词会,蒙庵拈调醉翁操,索同作,愧未能也,戏占小令,赋示蒙庵 鹧鸪天 乙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肾结尾的成语 画疆自守 师昭 铁板铜弦 拼音shui的汉字全收录_shui的汉字详解 双笔字怎么写?双笔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详解 企伫之心 久惯牢成 香字旁的字 金辔 楷书歌字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楷书歌字_汉字笔顺学习 至字旁的字 一点一横的字有哪些_一点一横汉字详解 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荡然一空 繍的简体字怎么写?繍字简体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关子 四字头的字 策贼 解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