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葛天民》

时间: 2025-04-26 00:14:44

诗句

接得诗来胜接书,忆君情思豁然舒。

却看城里谁家竹,又锁湖边旧住庐。

曾有退之怜贾岛,岂无得意荐相如。

欲知别后予纵迹,只向此江閒钓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14:44

原文展示:

接得诗来胜接书,忆君情思豁然舒。
却看城里谁家竹,又锁湖边旧住庐。
曾有退之怜贾岛,岂无得意荐相如。
欲知别后予纵迹,只向此江闲钓鱼。

白话文翻译:

收到你的诗信比收到书信更让我开心,想起你的情思顿时感到心胸开阔。
不妨看看城中哪家有竹子,那里又锁住了我在湖边旧居的记忆。
曾经有贾岛的诗才被退之所怜,难道没有得意之作推荐给相如?
想知道我今后要怎样游荡,只需到这江边悠闲钓鱼就行了。

注释:

  • 接得:接到,收到。
  • 豁然:心情开朗,舒畅。
  • 却看:不妨看看。
  • :锁住,象征对旧居的眷恋。
  • 退之:指王退之,王维的字。
  • 贾岛:唐代诗人,以其孤高的气质和诗才著称。
  • :推荐。
  • 相如:指司马相如,著名的辞赋家。
  • 纵迹:漂泊,游荡的意思。
  • 闲钓鱼:悠闲地钓鱼,象征一种闲适的生活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翁卷是宋代的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名不见经传,但其作品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常表现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大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翁卷与友人之间的通信往来中,反映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诗中隐含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洒脱态度。

诗歌鉴赏:

翁卷的《次韵葛天民》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接得诗来胜接书”,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诗作的欢喜与珍视,显示出诗人对文学交流的看重。接下来,诗人通过城市中的竹子和旧住的庐,表达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人的思念,这种情感在“又锁湖边旧住庐”中得到了深化。

“曾有退之怜贾岛,岂无得意荐相如”一句,通过提及历史上的诗人,展现了对诗歌的热爱和对友人才能的赞赏。最后一句“欲知别后予纵迹,只向此江闲钓鱼”则传达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诗人以钓鱼作为象征,表达了对未来随缘的洒脱,体现了一种淡泊名利的追求。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翁卷对友人的思念,更表现了他对生活的哲学思考,情感细腻而真挚,风格清新自然,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诗来”和“书”对比,突显了诗作的特殊意义。
    • 第二联用“竹”和“庐”象征旧地的回忆,展现了对过往的留恋。
    • 第三联提及历史诗人,表明了对文学的传承与赞美。
    • 最后一句则转向个人的生活选择,表达了向往自然与自由的心态。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接得诗来胜接书”,展现了语言的和谐美。
    • 象征:竹子代表清雅,湖边庐象征归宿与怀念。
    • 引用:提到贾岛与相如,增强了文化深度和历史感。
  • 主题思想:诗歌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洒脱态度,融合了情感与哲理。

意象分析:

  • :象征高洁与清雅。
  • 湖边庐:代表归宿与怀旧情感。
  • :象征自然与自由的生活方式。
  • 钓鱼:象征闲适与放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谁?

    • A) 王维
    • B) 翁卷
    • C) 贾岛
    • D) 司马相如
  2. 诗中提到的“退之”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王维
    • C) 杜甫
    • D) 白居易
  3. 诗中“欲知别后予纵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 A) 忧虑
    • B) 随缘
    • C) 贪欲
    • D) 忍耐

答案

  1. B) 翁卷
  2. B) 王维
  3. B) 随缘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翁卷与王维的作品,翁卷更注重友情与生活的洒脱,而王维则更多表现自然的哲理和人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渔家傲 渔舟 渔家傲 其二 渔家傲 渔家傲 渔家傲 其四 送春六曲 渔家傲(初创真意亭于南溪,游陟晚归作) 渔家傲 其十九 渔家傲(夜饮木芙蓉下) 渔家傲 牙落惊老 渔家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红紫乱朱 终非了局 黹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包含扃的词语有哪些 首丘之念 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羽字旁的字 趋舍 手不停毫 玄字旁的字 真公 兰羞 无面馎饦 南辕北辙 启封 弓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