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5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53:08
一萼红(夜闻南妇哭北夫)
作者: 刘天迪 〔宋代〕
拥孤衾,正朔风凄紧,毡帐夜生寒。
春梦无凭,秋期又误,迢递烟水云山。
断肠处黄茅瘴雨,恨骢马憔悴只空还。
揉翠盟孤,啼红怨切,暗老朱颜。
堪叹扬州十里,甚倡条冶叶,不省春残。
蔡琰悲笳,昭君怨曲,何预当日悲欢。
谩赢得西邻倦客,空惆怅今古上眉端。
梦破梅花,角声又报春阑。
在寒冷的夜里,独自裹着被子,凛冽的北风让毡帐里更显寒冷。
春天的美梦无从追寻,秋天的约定又错过,远方的烟水和云山显得格外遥远。
在心碎之处,黄茅草丛中瘴气弥漫,怨恨那骢马憔悴却只能空归。
心中对孤独的承诺依旧在,红颜泪滴怨声切切,暗自让青春渐渐衰老。
可叹扬州十里,歌声悠扬的柳叶,却不知春天已然逝去。
蔡琰悲笳,王昭君怨曲,何曾预料到当日的悲欢离合。
徒然赢得西邻疲倦的旅客,空留惆怅在眉梢。
梦醒梅花香散,角声又报春天已阑珊。
作者介绍:刘天迪,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人情、景物,风格细腻而感伤。诗歌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妇哭北夫的情景中,表现了因远离而产生的离愁别绪。诗中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怀,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一萼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离别和孤独的深切感受。开篇以“孤衾”与“朔风”的对比,突显了环境的寒冷与内心的孤独,接着通过“春梦无凭,秋期又误”的描写,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失落。这种在春秋之间的对比,既是时间的流逝,也是情感的流转。诗中多次提及的“恨”和“怨”,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相结合,突显了女性的苦楚与不幸。
在意象的选择上,诗中如“黄茅瘴雨”、“骢马憔悴”等描绘,交织出一幅幅凄凉而又深刻的画面,令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挣扎。结尾处“梦破梅花,角声又报春阑”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惆怅,梦中的美好已逝去,春天也已遥不可及。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折射出社会的无常与人性的脆弱,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拥孤衾,正朔风凄紧,毡帐夜生寒。
春梦无凭,秋期又误,迢递烟水云山。
断肠处黄茅瘴雨,恨骢马憔悴只空还。
揉翠盟孤,啼红怨切,暗老朱颜。
堪叹扬州十里,甚倡条冶叶,不省春残。
蔡琰悲笳,昭君怨曲,何预当日悲欢。
谩赢得西邻倦客,空惆怅今古上眉端。
梦破梅花,角声又报春阑。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离别、孤独以及时光流逝的深切思考,表现了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失去的无奈。诗中情感层次丰富,既有个人的孤独,又有对历史的沉思,展现了人生的苦涩与无常。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衾”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被子
C. 一种饮料
诗中提到的“黄茅”有什么象征意义?
A. 美好
B. 凄凉
C. 富贵
“梦破梅花”中“梦”意指什么?
A. 梦境
B. 希望与美好
C. 现实生活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对《一萼红(夜闻南妇哭北夫)》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