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16:2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16:26:52
足安咫尺地,临险生忧危。
世故日纷扰,逐物心难持。
心定境亦定,祸福安能移。
在平坦的土地上安身,面对险境时常感到忧虑和危险。
世事日益纷杂,追逐物质使得心灵难以保持宁静。
若心能安定,境遇也会随之安定,祸福又怎能轻易改变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心定境亦定”反映了道家哲学思想,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外在环境的和谐相连,表明心态决定境遇的哲理。
作者介绍:
李若川,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风格简练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在宋代,社会动荡与人心浮躁的现象普遍存在,诗人在此背景下写作,以表达对心灵安宁与世俗纷扰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态的忧虑与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在安逸的环境中,依然不能摆脱对危险的担忧,揭示人们内心的脆弱和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接下来的句子则指出世事的复杂与纷扰,使得人们在追逐物质利益的过程中,逐渐迷失了自我,难以保持内心的宁静。最后两句则给出了一个哲理性的结论:只有当内心安定时,外在的境遇才能随之安定,祸福也不会轻易地改变。这种思想深受道家和佛教哲学影响,强调内心的和谐与稳定是应对外部世界变化的根本所在。整首诗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心灵的反思,具有很高的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内心的安宁与外部环境的和谐之间的关系,表达一种对社会复杂性的无奈与对内心平静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足安咫尺地”意指什么?
A. 身在安逸的环境
B. 离危险很远
C. 心情愉快
“逐物心难持”中的“逐物”是指?
A. 追求精神世界
B. 追逐物质利益
C. 追赶时间
诗中提到的“心定境亦定”说明了什么?
A. 物质决定心态
B. 内心的安定影响外部环境
C. 外部环境决定心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