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三韵杂咏七首》

时间: 2025-05-15 16:26:52

诗句

足安咫尺地,临险生忧危。

世故日纷扰,逐物心难持。

心定境亦定,祸福安能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16:26:52

原文展示:

足安咫尺地,临险生忧危。
世故日纷扰,逐物心难持。
心定境亦定,祸福安能移。

白话文翻译:

在平坦的土地上安身,面对险境时常感到忧虑和危险。
世事日益纷杂,追逐物质使得心灵难以保持宁静。
若心能安定,境遇也会随之安定,祸福又怎能轻易改变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咫尺:指非常近的距离,形容身处安逸之地。
  • 临险:面对危险。
  • 忧危:忧虑危险。
  • 世故:社会上的复杂人际关系和事务。
  • 逐物:追逐物质利益。
  • 心定:内心安定。
  • :环境、境遇。
  • 祸福:祸害与幸福。

典故解析:
“心定境亦定”反映了道家哲学思想,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外在环境的和谐相连,表明心态决定境遇的哲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若川,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风格简练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在宋代,社会动荡与人心浮躁的现象普遍存在,诗人在此背景下写作,以表达对心灵安宁与世俗纷扰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态的忧虑与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在安逸的环境中,依然不能摆脱对危险的担忧,揭示人们内心的脆弱和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接下来的句子则指出世事的复杂与纷扰,使得人们在追逐物质利益的过程中,逐渐迷失了自我,难以保持内心的宁静。最后两句则给出了一个哲理性的结论:只有当内心安定时,外在的境遇才能随之安定,祸福也不会轻易地改变。这种思想深受道家和佛教哲学影响,强调内心的和谐与稳定是应对外部世界变化的根本所在。整首诗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心灵的反思,具有很高的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足安咫尺地:身处安逸之地,强调身心的放松。
  2. 临险生忧危:即便安逸,面对危险依然感到忧虑,反映出人心的不安。
  3. 世故日纷扰:世事纷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令人心烦。
  4. 逐物心难持:追求物质利益使人难以保持内心的平静。
  5. 心定境亦定:内心安定,外界环境也会随之和谐。
  6. 祸福安能移:强调心态的重要性,祸福不是轻易能改变的。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足安”和“临险”形成鲜明对比,强调心境的变化。
  • 隐喻:将“心定”与“境定”联系在一起,隐喻心态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内心的安宁与外部环境的和谐之间的关系,表达一种对社会复杂性的无奈与对内心平静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 :象征外部的威胁和不安。
  • 世故:象征社会的复杂与人际的纷扰。
  • 心定:象征内心的稳定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足安咫尺地”意指什么?
    A. 身在安逸的环境
    B. 离危险很远
    C. 心情愉快

  2. “逐物心难持”中的“逐物”是指?
    A. 追求精神世界
    B. 追逐物质利益
    C. 追赶时间

  3. 诗中提到的“心定境亦定”说明了什么?
    A. 物质决定心态
    B. 内心的安定影响外部环境
    C. 外部环境决定心态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也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 陶渊明《归园田居》:反映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安宁。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李若川的这首诗更为沉静和内省,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人生豪情的追求,展现出不同的诗人个性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李若川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史上·武帝 咏史上·魏相 玉女蜂 咏史 孟子·天吏 咏史下·谢安 叔文九日 其一 孟子·事天立命 孟子·时雨之教 孟子·井未及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下瞩 彑字旁的字 令图 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 韋字旁的字 继志述事 尣字旁的字 封笔 入孝出弟 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异体字 描写美景的诗_千山万水的美景诗句赏析 横竖勾的汉字_带横竖勾的汉字大全 9画起名常用字精选_9画吉利汉字推荐 鼎字旁的字 馨繁体字书写指南_掌握汉字馨的正确写法 吃醋拈酸 纳开头的成语 带心字底的字有哪些?带心字底的汉字大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