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理舟》

时间: 2025-05-18 06:49:36

诗句

为客始逾月,迢迢若经年。

昼永空馆寂,古木参云烟。

我生闻道浅,未能超世缘。

念此方寸地,忧来相萦缠。

今晨动幽兴,沙岸泊归船。

岸远望不远,归思随长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6:49:36

原文展示:

为客始逾月,迢迢若经年。
昼永空馆寂,古木参云烟。
我生闻道浅,未能超世缘。
念此方寸地,忧来相萦缠。
今晨动幽兴,沙岸泊归船。
岸远望不远,归思随长川。

白话文翻译:

客人来到这里已经一个多月了,感觉像是经历了很多年。白天漫长,空荡荡的馆舍显得寂静,古老的树木在云雾间隐约可见。我一生对道理的理解很肤浅,无法超脱世俗的羁绊。想到这片小小的土地,忧愁时常萦绕心头。今晨,我生起幽幽的兴致,停在沙岸上等候归船。岸边的景色虽然看似遥远,但归家的思绪却随着长长的河流涌动。

注释:

字词注释:

  • 逾月:超过一个月。
  • 迢迢:形容路途遥远,这里引申为时间的久远。
  • 昼永:白天长久。
  • 空馆:空荡的馆舍。
  • :指高耸的样子。
  • 云烟:指云雾缭绕的景象。
  • 方寸地:指心灵所处的地方,通常意指内心的空间。
  • 忧来相萦缠:忧愁不断缠绕心头。
  • 幽兴:幽远的兴致。
  • 沙岸:沙滩的岸边。
  • 归思:回家的思绪。
  • 长川:长河。

典故解析:

  • “道”:在古代文人心中,常指哲理、人生的真理或修道的境界。
  • “归思”:离乡游子常有的思乡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若川是宋代的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诗人居住的地方,感受到时光流逝与思乡之情的交织中写成的,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内心的忧愁。

诗歌鉴赏:

《理舟》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身处的环境以及内心的情感。首联“为客始逾月,迢迢若经年”,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孤独感。接着“昼永空馆寂,古木参云烟”描绘了诗人所处的寂静环境,古老的树木与缭绕的云烟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孤寂的氛围。

中间几句“我生闻道浅,未能超世缘”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自我反省,感受到道理的肤浅与世俗的羁绊。同时,诗人也感受到内心的忧虑,“念此方寸地,忧来相萦缠”,这让人感到他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沉重。

最后两句“今晨动幽兴,沙岸泊归船”则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微妙变化。尽管有忧愁,但在自然的触动下,诗人也萌生出一些幽远的兴致,表露出一种对归家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理解。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为客始逾月:表明自己在异乡已经超过一个月,暗示孤独。
  2. 迢迢若经年:形容时间在孤寂中似乎拉长,感受到时光的沉重。
  3. 昼永空馆寂:白天漫长,馆舍空寂,反映出内心的孤独。
  4. 古木参云烟:古木与云烟交融,象征着历史的深远。
  5. 我生闻道浅:自觉对道理的理解肤浅,产生自我反省。
  6. 未能超世缘:无法摆脱世俗的羁绊,感到无奈。
  7. 念此方寸地:思考自己所处的环境,心中忧虑。
  8. 忧来相萦缠:忧愁萦绕心头,无法摆脱。
  9. 今晨动幽兴:今晨感到一丝幽远的兴致。
  10. 沙岸泊归船:在沙岸等待归船,象征归家的希望。
  11. 岸远望不远:尽管岸边似乎遥远,归思却依然不断。
  12. 归思随长川:归家的思绪随着河流延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漫长的旅途,强调孤独感。
  • 对仗:如“昼永空馆寂”与“古木参云烟”,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 意象:使用自然景物(古木、云烟、沙岸)来传递情感,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空间和内心情感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归属的渴望,反映出深刻的哲理思考与个人情感交融的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木:象征着历史与时光,反映诗人的思考。
  • 云烟:代表着模糊与不确定性,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 沙岸:象征着归属与安宁,寄托了对家的思念。
  • 长川: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归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感到自己在异乡的时间是: A. 一周
    B. 一个多月
    C. 三个月
    D. 一年

  2. 诗中提到“古木参云烟”主要表达了: A. 自然的美好
    B. 孤独与思考
    C. 诗人的忧愁
    D. 对未来的展望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归家的思念
    C. 对人生的无奈
    D. 对友人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可以将《理舟》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人情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描绘,但《理舟》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而《送元二使安西》则展现了离别的哀伤与壮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诗选》

以上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李若川的《理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史二首 挽游勉之侍郎二首 目痛一月未愈自和前九首 书第二考 出郭 湘潭道中即事二首 其二 志仁监簿示五言十五韵夸徐潭之胜次韵一首 幽居寺 水调歌头(癸卯中秋作) 新凉理故书有感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大刑 耳字旁的字 怀瑾握瑜 示字旁的字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干碍 匕字旁的字 洪杨 引人胜地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鸟革翚飞 骨骺 水字旁的字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书开头的成语 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属城 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