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天竺南院赠闲元旻清四上人》

时间: 2025-05-08 11:48:18

诗句

杂芳涧草合,繁绿岩树新。

山深景候晚,四月有馀春。

竹寺过微雨,石径无纤尘。

白衣一居士,方袍四道人。

地是佛国土,人非俗交亲。

城中山下别,相送亦殷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1:48:18

原文展示:

题天竺南院赠闲元旻清四上人
白居易

杂芳涧草合,繁绿岩树新。
山深景候晚,四月有馀春。
竹寺过微雨,石径无纤尘。
白衣一居士,方袍四道人。
地是佛国土,人非俗交亲。
城中山下别,相送亦殷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的是在天竺南院的景色和与友人的送别。诗中描绘了芳草和绿树交织的美丽景象,山中景色逐渐昏暗,四月的春天虽然已经过去,但仍有余温。微雨过后,竹寺宁静,石径上没有尘土。出现了一位穿白衣的居士和四位身着方袍的道人。这里是佛国的土地,人与人之间并非世俗的交情。在城中山下的别离,送别时依然情意殷勤。

注释:

  • 杂芳涧草合:指春天的芳草与涧水相连,生机盎然。
  • 繁绿岩树新:形容山间的树木繁茂而新绿。
  • 微雨:细雨,轻柔的雨。
  • 白衣一居士:一位身穿白衣的修行者。
  • 方袍四道人:四位身穿方形袍子的道士。
  • 佛国土:指佛教所认为的净土。
  • 殷勤:热情周到的送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吟先生。他以诗歌题材广泛、语言通俗易懂而闻名,常关注民生疾苦。白居易的诗风清新自然,意蕴深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天竺南院,可能是诗人游历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以及对宁静佛国的向往。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与人际情感交织,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人际关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友谊的热爱。开篇即以“杂芳涧草合,繁绿岩树新”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展现了天竺南院的幽静和自然之美。接着,诗中通过“山深景候晚,四月有馀春”来传达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烘托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怀旧。

“竹寺过微雨,石径无纤尘”则描绘了雨后清新的环境,仿佛将人带入一个宁静的修行之地。最后两句“地是佛国土,人非俗交亲”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而“城中山下别,相送亦殷勤”则又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尽管身处喧嚣的城市,依然能够感受到友谊的温暖。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白居易在关心社会与人情的同时,亦对自然和修行生活的向往,具有典型的唐代诗人的风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杂芳涧草合:描绘涧水与芳草交织的美丽景象。
  2. 繁绿岩树新:形容山中的树木青翠茂盛,生机勃勃。
  3. 山深景候晚:在深山中,景色逐渐昏暗,暗示时光流逝。
  4. 四月有馀春:四月已过,但春天的气息依然存在。
  5. 竹寺过微雨:在竹林中的寺庙,经历了细雨的洗礼。
  6. 石径无纤尘:石头小路上干净无尘,彰显环境的宁静。
  7. 白衣一居士:出现了一位身着白衣的佛教居士,暗示修行。
  8. 方袍四道人:四位道士,象征着道教的修行者。
  9. 地是佛国土:这里是佛教所认为的净土,纯洁无瑕。
  10. 人非俗交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世俗,充满了道义与情感。
  11. 城中山下别:在城市和山下分别,形成对比。
  12. 相送亦殷勤:送别时依然情意深厚,表现了友情的珍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杂芳涧草合,繁绿岩树新”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 比喻: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喻成非世俗的交情,揭示出深刻的人文关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友情,传达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表现的超脱尘世的情感与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草:象征生命与活力。
  • 岩树:象征自然的坚韧与美丽。
  • 微雨:象征温柔与宁静。
  • 白衣居士:象征修行与超脱。
  • 方袍道人:象征道教的修行与追求。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承载了人文精神,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杂芳涧草合”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A. 荒凉的山谷
    B. 生机盎然的自然
    C. 纷乱的城市

  2. “白衣一居士”代表了什么? A. 世俗的商人
    B. 修行者
    C. 游侠

  3. 诗中提到的“佛国土”指的是? A. 物质富饶的地方
    B. 心灵的净土
    C. 热闹的城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孟浩然《春晓》:表现春天的生机与友谊。

诗词对比:

  • 比较白居易的《题天竺南院赠闲元旻清四上人》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白居易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而王维更突出孤独的宁静。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研究资料》

相关查询

如梦令 其二十 如梦令 赠道夫二首 其一 如梦令 次黄山谷旧作 如梦令 如梦令 其一 如梦令 其二 题画扇 如梦令 游丝 如梦令•春昼 如梦令 如梦令 雨窗夜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行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郊山 川字旁的字 沓来踵至 死临侵 热情奔放 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解衣衣人 帝渚 妖里妖气 家常里短 青结尾的成语 耳刀旁的字 织造衙门 韭字旁的字 五月繁体字怎么写?五月繁体字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菌落 穴字头汉字大全_带穴字头的汉字详解 土五行常用字汇总_土五行汉字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