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0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00:31
偶作寄朗之
白居易 〔唐代〕
历想为官日,无如刺史时。
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
自到东都后,安闲更得宜。
分司胜刺史,致仕胜分司。
何况园林下,欣然得朗之。
仰名同旧识,为乐即新知。
有雪先相访,无花不作期。
斗醲干酿酒,夸妙细吟诗。
里巷千来往,都门五别离。
岐分两回首,书到一开眉。
叶落槐亭院,冰生竹阁池。
雀罗谁问讯,鹤氅罢追随。
身与心俱病,容将力共衰。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回想当官的日子,没有哪一段如刺史时期那样美好。
那时欢乐接待宾客,家里吃饱穿暖,妻儿也快乐。
自从来到东都后,生活安闲更显得合适。
分管的事务胜过刺史,退休后胜过分管。
何况在园林之下,欣然得见了你。
仰慕你的名声,旧友相聚,乐趣便是新知。
有雪时先来访,无花时不定期。
斗酒品醇酒,夸赞精致吟诗。
里巷中千人来往,都门中却有五别离。
在岐路分开回首,书信到来眉头一展。
叶子落在槐亭院,冰在竹阁池中生成。
雀罗谁来问候,鹤氅也不再追随。
身心俱疲,容颜衰老。
年纪大了多健忘,唯有这份相思不忘。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其诗风平易近人,题材广泛,尤其擅长描写生活、情感及社会现象。他的诗作在当时和后世均有极高的影响力。
本诗是在白居易晚年时期创作,表达了他对过去官场生活的怀念、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现状的感悟。诗中反映了他在东都的生活安逸,和对友谊的珍视。
《偶作寄朗之》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白居易对友人朗之的深切思念和对往昔生活的回顾。诗中开篇提到刺史时期的美好,体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怀念,接着描绘了自到东都后的安闲生活,反映了他对于生活的满足与愉悦。
诗的中间部分表现了与朋友聚会的乐趣,饮酒吟诗,生活的情趣在字里行间流露。诗中提到的“有雪先相访,无花不作期”,展现了朋友间的情谊不在于时节的好坏,真挚的友谊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
到后面,诗人感叹岁月的流逝,身体和心灵的疲惫,表达了对衰老的无奈和对友谊的执着。尤其最后一句“唯不忘相思”,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显示了白居易内心深处对朗之的深厚情意和坚定的友谊。
全诗围绕着友谊、生活的回忆和对衰老的感慨,通过对过去的怀念和现状的接受,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白居易在诗中怀念哪个时期的生活?
诗中提到的“有雪先相访,无花不作期”意指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