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30: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30:25
原文展示:
如折芙蓉栽旱地,似抛芍药挂高枝。
云埋水隔无人识,唯有南宾太守知。
红似燕支腻如粉,伤心好物不须臾。
山中风起无时节,明日重来得在无。
已愁花落荒岩底,复恨根生乱石间。
几度欲移移不得,天教抛掷在深山。
白话文翻译:
就像是在干燥的土地上折断的芙蓉,仿佛是把芍药抛在高枝上。
云雾遮掩,水流隔断,世人无人知晓,只有南宾的太守才懂得。
花红似燕子的翅膀,细腻如粉,令人心痛的美物没有片刻的停留。
山中风起,无固定时节,明天再来是否还能见到?
我已为花落在荒凉的岩石底下而忧愁,又为根扎在乱石间而后悔。
几次想要移植,却总是无法做到,天意让我被抛弃在深山中。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而著称,关注民生,表达对社会的关怀,尤其在《长恨歌》和《琵琶行》等作品中展现出其深厚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花木的喜爱及对自然的感悟。诗中描绘的木莲树与个人的情感经历相结合,体现了他对生命脆弱的感慨和对命运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木莲树的描写,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诗的开头将木莲树比作折断的芙蓉和抛出的芍药,形象地展现了它的美丽与脆弱。接着,诗人感叹无人识得这美好的植物,只有南宾太守一人能懂得其价值,这暗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忽视与遗忘。
“红似燕支腻如粉”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木莲树的花色,给人以视觉和触觉的双重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痛惜。接下来,诗人转向对命运的思考,“山中风起无时节”,暗示自然环境的无常与不可捉摸,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忧愁。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花落的惋惜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虽然有移植的愿望,但却无可奈何。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展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隔阂与无奈,以及对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白居易的“木莲树”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D. 幸福
诗中提到的“南宾太守”象征着什么?
A. 田园诗人
B. 对美的理解者
C.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人
D. 逃避现实的人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