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0:0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0:06:58
清波引
葆斋夫妇迎余至黑石街养疴,其所居在万竹间,境极幽邃
作者:汪东 〔清代〕
冷风如剪。送幽径落花几点。
卧游程缓。笋舆带轻幰。
卅里重回首,似度千岩深远。
暮看童稚迎门,慰岑寂,两眉展。
余生自遣。反招隐谁为赋遍。
故交心款。恨相见犹晚。
茅柴任倾倒,不待园蔬供馔。
笑指窗外千竿,对人青眼。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清幽的环境中,感受到自然与人情交融的温暖。冷风像剪刀一样,吹落了几片花瓣,伴随着我缓慢的游览。坐在轻便的竹舆上,悠然自得。走了三十里,回首望去,仿佛穿越了千山万水。黄昏时分,看见孩童在门前迎接,缓解了我的寂寞,脸上的愁眉也舒展开来。余生得以随意安放,隐居的生活总是让人惬意,旧友相聚,心意相通,却又感叹相见太晚。茅柴随意倾倒,不再需要园里的蔬菜来供膳。笑着指着窗外的千竿竹子,彼此投以欣赏的目光。
汪东,清代诗人,以其清新、秀丽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生活的乐趣和对友人的思念。
此诗作于汪东因病在黑石街养病期间,居住在万竹环绕的清幽环境中,受到环境的影响,产生了对自然、对友人、对隐逸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清波引》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诗,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清幽、宁静的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满足感。诗的开头以“冷风如剪”描述了外界的寒冷,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淡泊。接下来的“卧游程缓”则表现出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细腻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在描绘环境的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相聚时光的珍惜。“故交心款,恨相见犹晚”一句,表达了在隐逸生活中与故友相聚的愉悦与惋惜,增添了人情味。诗的最后,指窗外的千竿竹子,象征着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表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感。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友情的珍视,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情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友人的珍视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宁静而又充实的生活状态。
“冷风如剪”中“如”字的用法是什么?
A. 表示比较
B. 表示时间
C. 表示地点
诗中提到的“卅里重回首”主要描绘了什么?
A. 旅途的疲惫
B. 对过往的回忆
C. 对自然的赞美
“茅柴任倾倒”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奢华
B. 随性与洒脱
C. 忧愁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