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0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05:40
榴花
作者: 曾几 〔宋代〕
树阴看已合,榴朵见初明。
当夏岂无意,避春真有情。
花虽后文杏,实可待环橙。
病叟缘何喜,留苔看落英。
在树荫下看,已经是合拢的时节,榴树的花朵开始显露出光彩。
夏天的到来难道没有情意,只是在避开春天的真情。
花虽然比杏花晚开,但其实可以等待橙子的成熟。
病老者为何会喜悦,原来是留恋那青苔上的落花。
“榴花”在古代常用以象征繁荣与热烈的情感。石榴花的花语与生育、爱情相关,寓意美好的愿望与情感。诗中提及的“病叟”,则可能暗含对于生命的感慨与对自然美好事物的珍惜。
曾几,字子云,号天隐,南宋时期的诗人。其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人情,文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花木景致,常蕴含哲理与人生思考。
该诗创作于盛夏时节,诗人于树下观察榴花,联想到春夏更替的情感变化,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这首《榴花》通过描绘榴花的盛开以及周围环境,展现了诗人对夏季的独特感受。诗人在树荫下,目光所及是初开的榴花,带着一丝生机和活力,仿佛在诉说着夏日的热情。诗中提到“当夏岂无意,避春真有情”,不仅暗示了季节的更替,也透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春去夏来,每一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情感,诗人似乎在思考着生命中的每一段经历。在最后两句中,病叟的喜悦似乎与对落花的留恋相呼应,表达了即使在病痛中,仍能从自然的美好中得到慰藉。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瞬间的留恋,表达了对季节变迁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了夏天的到来?
诗中提到的“病叟”象征了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曾几的《榴花》更加细腻,专注于花卉与季节变化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多体现出豪放的个性与壮阔的自然景色。两首诗在风格与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