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5:25
《清波引》
盟心古井图,同漱泉各赋半阕
秋声凄楚。又惊醒宿雅起舞。
碎桐摇雨。掩镫黯无语。
断甃絮吟蟀,惨共宵深机杼。
自看寒井沈沈,忍冰雪此终古。
凝尘漫数。旧阑影今在甚处。
海云归否。认苔际庭宇。
荒坟渺千里,我亦伤心孤露。
剩有残月西楼,为吟愁句。
这首词描绘了深秋的凄凉景象。秋风萧瑟,惊醒了沉睡的雅士,仿佛在舞动。雨打在碎桐上,火炉的火焰黯淡无光,无言以对。孤独的夜里,蟋蟀在断砖上吟唱,悲伤的织女在深夜的纺织机旁忙碌。望向那寒冷的古井,我无法忍受这冰雪的孤寂。尘土积累,旧日的栏杆影子如今又在何处?海上的云彩是否还会归来?我在苔藓覆盖的庭院中寻找它。荒凉的坟墓在千里之外,我心中也感到一阵悲伤和孤独。只剩下西楼上的残月,陪伴我吟诵愁苦的诗句。
冯煦,清代诗人,生于清代中期,擅长诗词,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其诗歌融合了传统文化与个人情感,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清波引》创作于秋季,正值落叶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自身感受,表达了对生命无常与孤独的思考。背景中,社会动荡与个人遭遇交织,使得诗歌充满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清波引》是一首充满了深情与思考的词作。整首词用秋天的声音作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开头的“秋声凄楚”,便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随着词句的推进,词人描绘了雨打桐叶的声音与火炉的暗淡,进一步渲染出一种无言的寂寞感。尤其是“断甃絮吟蟀,惨共宵深机杼”,不仅体现了秋夜的静谧与孤单,也暗示了人间的无常与生命的脆弱。
词中多次提到古井、寒井,象征着深邃而寒冷的内心世界,诗人在此中找寻着对过往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特别是“荒坟渺千里”的描绘,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奈与孤独,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生活。
最后一句“剩有残月西楼,为吟愁句”,则是对整首词的总结,残月的意象既是孤独的象征,又是诗人情感的寄托。整首词以清新而沉重的风格,深刻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感受,让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悲伤与思考。
整首词以秋天的凄凉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孤独与友谊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清波引》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寒井”象征什么?
“剩有残月西楼,为吟愁句”中的“残月”象征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