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12:2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12:24:10
寄徐吉父学士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卧龙山上摘黄花,
曾共西风醉帽斜。
当日已应天下乐,
无人传入画图夸。
低头强笑今何似,
多病难堪懒自嗟。
闻道承明方厌直,
几时来伴访山家。
在卧龙山上我采摘黄花,曾与西风共醉,帽子斜挂。那时应该是天下皆欢,没人传来画图夸赞。如今低头强颜欢笑,今时何其不同,多病难忍懒自叹。听说承明已厌倦直言,何时再来作伴,造访我山间小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师道,字宗道,号心斋,南宋诗人,生于1190年,卒于1268年。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邃的哲理见称,尤其在山水诗和咏物诗中独具特色。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陈师道晚年,表达了对往日快乐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他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欢快时光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篇描绘了在卧龙山上采摘黄花的情景,暗示着诗人曾经的快乐与自由。接着,诗人提到与西风共醉,帽子斜挂,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的画面,仿佛是在重温那段美好的时光。而当诗人低头强笑时,突显了他内心的苦涩与无奈,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和自身的病痛。
“闻道承明方厌直,几时来伴访山家”两句透露出诗人对朋友徐吉父的思念,承明代表着一位值得信赖的朋友,诗人期盼着能有朋友来山中相聚,分享人生的喜悦与苦楚。这种人际间的渴望与孤独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清晰,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学思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生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往日快乐的回忆和对现实孤独的感慨,传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人生短暂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卧龙山”象征什么?
A. 伟大的成就
B. 隐逸与智慧
C. 朋友的聚会
答案:B
诗人对徐吉父的期待是什么?
A. 希望他能来山上作客
B. 希望他能画画
C. 希望他能传授知识
答案:A
“低头强笑今何似”中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愤怒
C. 无奈与苦涩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