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病中诗十五首。罢灸》

时间: 2025-04-27 05:17:53

诗句

病身佛说将何喻,变灭须臾岂不闻。

莫遣净名知我笑,休将火艾灸浮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17:53

原文展示:

病身佛说将何喻,变灭须臾岂不闻。
莫遣净名知我笑,休将火艾灸浮云。

白话文翻译:

病中的我像是在听佛的教诲,佛法究竟要用什么来比喻呢?生死变幻的道理,难道你们没有听说过吗?不要让清净的名声知道我在笑,别用火和艾草来灸烤那浮云。

注释:

  • 病身:生病的身体。
  • 佛说:指佛陀的教诲或智慧之言。
  • 将何喻:用什么比喻。
  • 变灭:生死变化和消亡。
  • 须臾:片刻、瞬间。
  • 莫遣:不要让。
  • 净名:清净的名声或名义。
  • 火艾:火和艾草,传统中医的灸疗方法。
  • 浮云:浮动的云,象征虚无和不实。

典故解析:

“佛说”常指佛教教义,强调无常和变化的道理。传统中医用艾灸疗疾,诗中提到的“火艾”则暗指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而“浮云”常用来比喻人生的虚幻与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以通俗易懂、感情真挚而闻名,尤其擅长描写民生疾苦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病中诗十五首》是白居易因病所作,表达了他在病痛中的思考与感悟。这首诗反映了他对生命、病痛及佛教思想的深入思考,体现了他对生死无常的理解。

诗歌鉴赏:

白居易的《病中诗十五首》以其清晰的表达和深刻的哲理反映了他在生病时的内心挣扎与思考。这首诗通过佛教的智慧,阐释了生命的无常与变化。开头的“病身佛说将何喻”便是将自身的病痛与佛教教义相联系,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死的思考。他意识到生命的短暂与易逝,“变灭须臾岂不闻”,无常的道理在瞬间即刻显现。这里不仅是对生命的感慨,也是对世俗名利的轻视。

“莫遣净名知我笑”,诗人希望自己的清白名声不会被他人误解为对病痛的轻视,表明了他对外界评价的无所谓态度。最后一句“休将火艾灸浮云”则是对传统疗法的隐喻,浮云象征着虚幻的东西,诗人在病痛中反思,意识到治愈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一种解脱。这首诗不仅体现了白居易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生命深刻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意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病身佛说将何喻:生病的我在思考佛教的教义该用什么来比喻。
    • 变灭须臾岂不闻:生死变化的道理,难道你们没有听说过吗?
    • 莫遣净名知我笑:不要让清净的名声知道我在笑。
    • 休将火艾灸浮云:别用火和艾草来治疗那浮云般的虚无。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病痛比作佛教教义,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 对仗:全诗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病痛带来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自我及外界名声的反思,最终达到对虚无的超脱。

意象分析:

  • :象征智慧和解脱。
  • 病身:象征身体的脆弱和生命的有限。
  • 浮云:象征人生的虚幻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的《病中诗十五首》是因为什么原因创作的? A. 旅行
    B. 生病
    C. 心情不好

  2. 诗中“浮云”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无常与虚幻
    C. 健康

  3. “火艾”在诗中代表什么?
    A. 传统医治
    B. 佛教教义
    C. 自然现象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病中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病中诗》和杜甫的《病中吟》在主题上均涉及对病痛的思考,但白居易更关注内心的解脱与佛教智慧,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文学评论和研究文章。

相关查询

观饮 观水 古兴 古监 古风 孤云 赋黄任道韩干马 甫里 奉寄朱昌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靣字旁的字 编排 巧丸 方字旁的字 诗颂 鹗心鹂舌 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 一无所好 鬼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解构之言 虫字旁的字 包含糅的词语有哪些 大好河山 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视草台 天人胜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