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1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17:53
病身佛说将何喻,变灭须臾岂不闻。
莫遣净名知我笑,休将火艾灸浮云。
病中的我像是在听佛的教诲,佛法究竟要用什么来比喻呢?生死变幻的道理,难道你们没有听说过吗?不要让清净的名声知道我在笑,别用火和艾草来灸烤那浮云。
“佛说”常指佛教教义,强调无常和变化的道理。传统中医用艾灸疗疾,诗中提到的“火艾”则暗指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而“浮云”常用来比喻人生的虚幻与无常。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以通俗易懂、感情真挚而闻名,尤其擅长描写民生疾苦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病中诗十五首》是白居易因病所作,表达了他在病痛中的思考与感悟。这首诗反映了他对生命、病痛及佛教思想的深入思考,体现了他对生死无常的理解。
白居易的《病中诗十五首》以其清晰的表达和深刻的哲理反映了他在生病时的内心挣扎与思考。这首诗通过佛教的智慧,阐释了生命的无常与变化。开头的“病身佛说将何喻”便是将自身的病痛与佛教教义相联系,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死的思考。他意识到生命的短暂与易逝,“变灭须臾岂不闻”,无常的道理在瞬间即刻显现。这里不仅是对生命的感慨,也是对世俗名利的轻视。
“莫遣净名知我笑”,诗人希望自己的清白名声不会被他人误解为对病痛的轻视,表明了他对外界评价的无所谓态度。最后一句“休将火艾灸浮云”则是对传统疗法的隐喻,浮云象征着虚幻的东西,诗人在病痛中反思,意识到治愈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一种解脱。这首诗不仅体现了白居易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生命深刻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病痛带来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自我及外界名声的反思,最终达到对虚无的超脱。
诗词测试:
白居易的《病中诗十五首》是因为什么原因创作的?
A. 旅行
B. 生病
C. 心情不好
诗中“浮云”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无常与虚幻
C. 健康
“火艾”在诗中代表什么?
A. 传统医治
B. 佛教教义
C. 自然现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病中诗》和杜甫的《病中吟》在主题上均涉及对病痛的思考,但白居易更关注内心的解脱与佛教智慧,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与个人命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