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7:33
孤山寺遇雨
白居易 〔唐代〕
拂波云色重,洒叶雨声繁。
水鹭双飞起,风荷一向翻。
空濛连北岸,萧飒入东轩。
或拟湖中宿,留船在寺门。
在孤山寺,雨后湖面波光潋滟,天空云色沉重,雨滴洒落在树叶上,声音不断。水中的白鹭成双飞起,微风吹动着荷叶,波纹荡漾。远处的北岸朦胧不清,凉风萧瑟地吹入东边的轩窗。或许可以在湖中住宿,船只就停靠在寺门前。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感情真挚著称,关注社会民生,作品题材广泛。
《孤山寺遇雨》创作于白居易晚年,当时他在杭州任职。诗中描绘了雨中的孤山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
《孤山寺遇雨》是白居易的一首风景诗,充分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与细腻描写。全诗以雨为背景,描绘了孤山寺周围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诗的开头“拂波云色重,洒叶雨声繁”,通过描写水波与雨声,渲染出一种沉重而湿润的气氛,仿佛让人感受到雨水的清凉与细腻。接下来的“水鹭双飞起,风荷一向翻”,描绘了雨中飞翔的水鹭与随风摇曳的荷叶,展现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给人以动态的美感。
“空濛连北岸,萧飒入东轩”则转向宁静的描写,北岸的朦胧与东轩的萧瑟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寂。最后一句“或拟湖中宿,留船在寺门”,更是引发读者的思考,诗人可能希望能够在这样的美景中留宿,享受片刻的宁静与安逸。整首诗运用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雨中孤山寺的独特魅力,流露出白居易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感受,展现了孤山寺雨中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反思与向往。
诗中描绘的主要天气状况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鸟类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