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齐安城楼》

时间: 2025-04-26 21:46:00

诗句

呜咽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阑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6:00

原文展示:

题齐安城楼
杜牧 〔唐代〕
呜咽江楼角一声,
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阑苦回首,
故乡七十五长亭。

白话文翻译:

在江楼的角落,传来一声呜咽,微弱的阳光洒在寒冷的沙洲上。无须在栏杆旁苦苦回首,只因故乡的七十五座长亭。

注释:

  • 呜咽:形容声音低沉而缓慢,通常带有悲伤的情感。
  • 江楼:指江边的楼阁,这里是思念故乡的场所。
  • 微阳:微弱的阳光,给人一种温暖而又略显寒冷的感觉。
  • 潋潋: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 寒汀:寒冷的沙洲,意指凄清的环境。
  • 凭阑:指倚靠栏杆,表达思念的姿态。
  • 回首:回头看,表示对过去的追忆。
  • 故乡七十五长亭:故乡的亭子,七十五可能是一个象征性的数字,表示离乡的久远和思念的深切。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长亭”常被古人用作离别、思乡的意象,是古代文人抒情的重要场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晚唐诗人,以诗、文、词而闻名。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清丽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情感,尤其擅长描写离情别绪。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杜牧游历齐安城时,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渴望,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土的眷恋。

诗歌鉴赏:

《题齐安城楼》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描写江楼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诗中“呜咽江楼角一声”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孤寂,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与惆怅。微弱的阳光和寒冷的沙洲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感受。通过“不用凭阑苦回首”,诗人似乎在告诉自己不必再去回忆往昔的美好,因为故乡的长亭已成为他心中永恒的牵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深切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呜咽江楼角一声”:开篇即刻以声音引入,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微阳潋潋落寒汀”:微弱的阳光洒在寒冷的沙洲上,增添了环境的冷清与诗人的孤独感。
    • “不用凭阑苦回首”:表明诗人不想再去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带有一种决绝的情感。
    • “故乡七十五长亭”:回到故乡的意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对故土深刻的怀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楼的声音比作“呜咽”,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微阳的描绘使它似乎具有人性,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字句之间形成和谐对称。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怀念与人生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故土深深的眷恋与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对人生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江楼:象征孤独和思念的场所。
  • 微阳:温暖与寒冷的对比,寓意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 寒汀:凄凉的意象,表现出环境的冷清。
  • 长亭:代表故乡和思念,具有情感寄托的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呜咽江楼角一声”中的“呜咽”最接近的意思是: A. 欢笑
    B. 悲鸣
    C. 低语
    D. 喧闹

  2. “微阳潋潋落寒汀”中的“潋潋”是指: A. 风声
    B. 水波的样子
    C. 太阳的光辉
    D. 鸟鸣声

  3. 整首诗表达的主题是: A. 喜庆
    B. 友情
    C. 思乡
    D. 战争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古》
    • 志南的《静夜思》
  •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但杜甫的笔调更显沉重与悲壮。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邓川杨少参两依庄 庚寅除夕王子推送桑落酒适传希说叶道亨同过守岁即事 夏雨不绝柬张蜀望 咏荔枝 僧鞋菊和顾箬溪韵 新秋悼亡 其二 新秋悼亡 其一 秋日枕疾 其四 秋日枕疾 其三 秋日枕疾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车字旁的字 宸念 贪权 甜言美语 尣字旁的字 嗤诋 禾字旁的字 遗簪堕屦 高堂广厦 机场 小字头的字 绳发 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星落云散 大门不出,二门不进 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