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5:57
晚泊湘江作(一作晚泊湘江怀古)
作者:贯休 〔唐代〕
烟浪漾秋色,高吟似有邻。
一轮湘渚月,万古独醒人。
岸湿穿花远,风香祷庙频。
只应谀佞者,到此不伤神。
全诗翻译:
烟雾弥漫,秋色迷人,我高声吟唱,仿佛有知音在旁。
一轮明月挂在湘江的岸边,悠久的历史中唯有我独醒。
湿润的岸边,花朵在远处绽放,微风中飘来香气,频频向庙宇祷告。
只应那些谄媚的人到此,也不会让我感到烦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湘江,是中国著名的河流,承载了许多历史文化。诗人在水边吟唱,反映了他对古代文化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
作者介绍:
贯休(约830-912),字子真,号梦窗,唐代诗人,以写诗著称,尤其是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哲理和对历史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晚秋时节,诗人乘舟泊于湘江,目睹秋景,感受到孤独与历史的沉淀,结合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与对当下的思考。
此诗以湘江的秋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独特的哲思。首句“烟浪漾秋色”描绘了秋天的氛围,烟雾与波浪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给读者以视觉享受。接下来的“高吟似有邻”则表现出诗人虽身处孤舟,却有志同道合之人相伴的想象,暗示了渴望理解与交流的心情。
一轮明月映照着湘江,诗人自诩为“万古独醒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孤独感。这里的“独醒”,不仅是对自身清醒意识的肯定,也隐含了对世事的无奈与悲凉,仿佛在说,历史长河中只有少数人能够真正洞察。
“岸湿穿花远,风香祷庙频”,描绘了岸边的自然景观与人们的活动,风中飘来的香气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美好。最后一句“只应谀佞者,到此不伤神”,直指当今社会中那些谄媚之人,诗人对他们的不屑一顾,体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整首诗在描绘秋景的同时,融入了对历史与社会的思考,情感深邃,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高远的志趣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湘江秋景的描绘,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感慨,表达了孤独、渴望交流的情感,同时对谄媚之人的不屑与超然态度,展现了诗人高远的志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烟浪”指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一轮湘渚月”中的“湘渚”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长江
B) 黄河
C) 湘江
D) 赣江
诗人的情感基调主要是?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D) 安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