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1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16:13
听贤师琴
大弦春温和且平,小弦廉折亮以清。
平生未识宫与角,但闻牛鸣盎中雉登木。
门前剥啄谁叩门,山僧未闲君勿嗔。
归家且觅千斛水,净洗従前筝笛耳。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和谐与宁静。大弦的声音柔和而平静,小弦则清脆明亮。我一生未曾了解音乐的宫和角,只听到牛在田间鸣叫,耳边又传来山雉在树上啼鸣。门外是谁在叩门?山中的僧人正忙于事务,请你不要生气。回到家中,我想要寻觅一千斛的清水,来洗净我耳中的筝和笛的声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以豪放、旷达著称,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晚年,正值他生活的困境与思考。诗中通过音乐与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琴声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音乐的理解与情感。开头部分,大弦与小弦的对比,表现出音乐的和谐与变化,象征着春天的温暖。接着,作者提到自己对音乐调式的陌生,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牛鸣声与雉鸣声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乡村画面,使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在诗的最后,诗人借用“千斛水”的意象,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暗示希望通过洗耳来洗去世俗的烦恼,回归内心的宁静。整首诗虽短小,却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苏轼对音乐与自然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苏轼对人生真谛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大弦”和“小弦”分别象征什么?
A. 温和与清脆
B. 大与小
C. 和平与战争
D. 过去与未来
"平生未识宫与角"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自信
B. 无知
C. 否定
D. 渴望
诗的最后一句“净洗従前筝笛耳”强调了什么情感?
A. 忧愁
B. 追求宁静
C. 喜悦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