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2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28:29
燔柴今已废,岳灵杳何托。
白云来洗崖,有额为谁斫。
涛声听松崩,响逐龙湫落。
火柴已经不再燃烧,岳灵山的灵气又寄托于何处呢?
白云飘来,洗刷着悬崖,这些刻在石上的字,是为谁而斫刻的呢?
涛声响起,仿佛松树崩塌,声音随着龙湫的水流而落去。
戴本孝,清代诗人,以其独特的山水诗闻名,常常以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多蕴含哲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这首诗写于戴本孝在自然中游览时的感悟,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和灵魂归宿的思考。
这首《自题画诗 其二》通过清新的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对生命消逝与灵魂寄托的深切思考。首句“燔柴今已废”开篇即带出一种苍凉感,柴火的熄灭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往昔的消逝;而“岳灵杳何托”则进一步引发读者对存在意义的思考,灵气的寄托显得更加渺茫,诗人试图在自然中寻找精神的依托。
接着,诗中的“白云来洗崖”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白云如洗,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与前面的抑郁形成对比。而“有额为谁斫”则质疑了人类的存在与努力的意义,暗示着在自然面前,人类的作为是多么微不足道。
最后两句“涛声听松崩,响逐龙湫落”则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浩瀚与力量,涛声像松树的崩塌,强烈的声响中带着一种宿命的无奈。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感悟,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哲理。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灵魂寄托的探寻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燔柴今已废”中“废”的意思是:
A. 消失
B. 保存
C. 重生
D. 值得
“岳灵杳何托”中的“杳”指的是:
A. 高
B. 深
C. 渺茫
D. 明亮
诗中提到的“白云来洗崖”,白云象征:
A. 压抑
B. 未来的希望
C. 过往的记忆
D. 纷争
答案:1. A 2. C 3.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