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2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28:39
课农
作者: 戴本孝 〔清代〕
所营非近务,相命肄农耕。
井灶有馀处,林园无俗情。
酒能袪百态,菊为制颓龄。
遂令介然分,不为好爵萦。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中提到,所经营的并不是近世的功名利禄,而是命运所让人从事的农耕。井边和灶头都有多余的空间,而树林和园子则没有世俗的情感。酒可以消除百般烦恼,菊花可以帮助人抵御衰老。因此,我宁愿选择清淡的生活,不被高官厚爵所羁绊。
作者介绍:戴本孝(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性情淡泊,崇尚自然,常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描绘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
创作背景:在清代,社会风气逐渐趋向于追求功名利禄,许多士人感到厌倦,开始向往隐逸的田园生活。戴本孝的这首《课农》正是反映了这一时代背景,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拒绝,以及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课农》这首诗,整体上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人在开篇中提到“所营非近务”,直接表明了自己并不追求眼前的功名利禄,而是顺应命运,学习农耕。他在诗中描绘了田园的安宁与自然的美好,井灶的余处与林园的清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繁华世俗的无奈与抛弃。
而后两句中,“酒能袪百态,菊为制颓龄”,则表达了诗人对饮酒与菊花的喜爱,酒可以消解生活中的烦恼,菊花则象征着长寿与高洁。最后一句“遂令介然分,不为好爵萦”更是升华了全诗,诗人宁愿选择一种清淡、不被世俗所羁绊的生活态度,表明了他对高官厚爵的无所谓。
整首诗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更折射出当时士人对生活的思考与选择,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名利的淡泊,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诗人所经营的是什么?
“酒能袪百态”中的“百态”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好爵”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戴本孝的《课农》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有相似的主题,都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陶渊明的诗中强调了对自然的归属感和内心的宁静,而戴本孝则更加强调了对世俗的超脱与内心的选择。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