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自题画诗 其一》

时间: 2025-04-26 13:51:50

诗句

丛薄何蓊藏,乔木无余阴。

斧斤向天地,悲风摧我心。

不知时荣者,何以答高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1:50

原文展示:

丛薄何蓊藏,乔木无余阴。
斧斤向天地,悲风摧我心。
不知时荣者,何以答高深。

白话文翻译:

这片丛林何其茂密,遮蔽了阳光,然而高大的乔木却没有一点阴影。斧头和斧子朝着天空与大地劈去,悲伤的风摧折了我的心。那些不知时光荣华的人,怎能对高深的道理有所回答呢?

注释:

  • 丛薄:指茂密的丛林。
  • 乔木:指高大的树木。
  • 斧斤:斧头和斧子的合称。
  • 悲风:悲伤的风,暗指内心的惆怅与无奈。
  • 时荣者:指那些在时光中享受荣华富贵的人。
  • 高深:指深奥的道理或哲理。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斧斤向天地”可理解为对自然的撕扯与反思,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冲突与人内心的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本孝,清代诗人,其生平资料较少,但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某个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创作,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来反映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首句“丛薄何蓊藏,乔木无余阴”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茂密的丛林与缺乏阴影的乔木,暗示了繁华背后的空虚与无奈。接下来的“斧斤向天地,悲风摧我心”则引入了动词“斧斤”,表现出人与自然间的对抗,悲风的描绘则增强了诗的情感色彩,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力和哀伤。最后“何以答高深”传达出对人生哲理的困惑,质疑那些享受荣华的人是否能理解更深层次的道理。

整首诗以抒情为主,结合自然景色的描写,引人深思,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反思和对人生态度的探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丛薄何蓊藏:丛林何其茂密,遮蔽了阳光,生动地描绘出自然的繁茂。
  2. 乔木无余阴:高大的树木却没有提供应有的阴影,暗示了表面的繁盛却缺乏实质上的庇护。
  3. 斧斤向天地:斧头朝向天地,象征着对生命与自然的抗争。
  4. 悲风摧我心:悲伤的风使我的心受到了摧残,表达了诗人的内心痛苦。
  5. 不知时荣者:那些不明白时光流逝与荣华富贵的人,反映出对世俗的失望。
  6. 何以答高深:质疑这些人如何能理解更深层次的哲理与生命的真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丛薄”和“乔木”的对比,强调表面繁华与内心空虚的矛盾。
  • 拟人:将“悲风”赋予情感,使其成为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
  • 象征:斧斤象征了对生命的冲击和反思。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反思,表现出诗人对生命无常、不确定的感慨,以及对深奥哲理的追寻与困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丛林:象征繁华与隐匿的复杂性。
  • 乔木:代表着高大坚韧的生命,但又显示出无所依靠。
  • 斧斤:象征着破坏与反思。
  • 悲风:传达出孤独与无奈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乔木无余阴”表现了什么? A. 自然的繁盛
    B. 生命的孤独
    C. 人生的快乐
    D. 诗人的愤怒

  2. 填空题:诗中的“斧斤向____”,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对抗。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悲风”是指快乐的风。 (对/错)

答案:

  1. B
  2. 天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强调人生的豪情与纵情。
  • 杜甫《春望》:关注社会动乱与个人命运。

这两首诗与戴本孝的《自题画诗》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前者表现出对人生豪情的追求,后者则更注重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反思。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弟观为陈子得纳妇别李亲家 次单君范袖来汪西皋所譔咏秋十章以示因和之 次单君范袖来汪西皋所譔咏秋十章以示因和之 春午二首 春日偶成二首 出剡北门道中 出门寄弟睹子得 迟留又用韵 城中赴范纯甫酒有感 呈竹石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乙字旁的字 歺字旁的字 阴柔害物 父字头的字 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祷切 二郎作相 三荆同株 王陵戆 包含智的词语有哪些 行字旁的字 针锋相对 鹧鸪枕 昏朝 去芜存精 戈字旁的字 公道大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