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1:50
丛薄何蓊藏,乔木无余阴。
斧斤向天地,悲风摧我心。
不知时荣者,何以答高深。
这片丛林何其茂密,遮蔽了阳光,然而高大的乔木却没有一点阴影。斧头和斧子朝着天空与大地劈去,悲伤的风摧折了我的心。那些不知时光荣华的人,怎能对高深的道理有所回答呢?
这首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斧斤向天地”可理解为对自然的撕扯与反思,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冲突与人内心的悲伤。
戴本孝,清代诗人,其生平资料较少,但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此诗可能是在某个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创作,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来反映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首句“丛薄何蓊藏,乔木无余阴”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茂密的丛林与缺乏阴影的乔木,暗示了繁华背后的空虚与无奈。接下来的“斧斤向天地,悲风摧我心”则引入了动词“斧斤”,表现出人与自然间的对抗,悲风的描绘则增强了诗的情感色彩,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力和哀伤。最后“何以答高深”传达出对人生哲理的困惑,质疑那些享受荣华的人是否能理解更深层次的道理。
整首诗以抒情为主,结合自然景色的描写,引人深思,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反思和对人生态度的探讨。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反思,表现出诗人对生命无常、不确定的感慨,以及对深奥哲理的追寻与困惑。
选择题:诗中“乔木无余阴”表现了什么?
A. 自然的繁盛
B. 生命的孤独
C. 人生的快乐
D. 诗人的愤怒
填空题:诗中的“斧斤向____”,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对抗。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悲风”是指快乐的风。 (对/错)
这两首诗与戴本孝的《自题画诗》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前者表现出对人生豪情的追求,后者则更注重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