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极相思》

时间: 2025-04-26 15:37:26

诗句

玉绳金镜揩磨。

灵鹊拂帘过。

琼楼西畔,垂虹倒影,画尽颓波。

深院乍惊罗袖薄。

倚残妆、愁晕修蛾。

玉人知否,西风渐起,总是秋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7:26

极相思

作者: 袁荣法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玉绳金镜揩磨。
灵鹊拂帘过。
琼楼西畔,垂虹倒影,画尽颓波。
深院乍惊罗袖薄。
倚残妆愁晕修蛾。
玉人知否,西风渐起,总是秋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景象,首先是用“玉绳金镜”形容美丽的饰品,表现了一种繁华和精致。紧接着灵鹊轻轻拂过帘子,增添了几分灵动。诗中提到的琼楼与倒影,象征着美好而又稍显凋零的景致。接下来,深院中的女子因突如其来的凉风而惊动,薄纱袖子在风中轻舞,显得既娇弱又感伤。最后,诗人用“玉人知否”来询问心上人是否感受到这渐渐袭来的秋意,表达了对秋天的感伤和对爱情的思念。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绳: 用玉制成的绳子,象征美丽与珍贵。
  • 金镜: 镜子,象征光辉与明亮。
  • 灵鹊: 指一种鸟,象征灵动与机灵。
  • 琼楼: 美丽的楼阁,多用来形容高贵的居所。
  • 罗袖: 轻薄的袖子,常用来形容女子的服饰。
  • 修蛾: 指修长的眉毛,形容女子的妆容。
  • 西风: 秋季的风,暗示季节的变化。

典故解析:
“西风渐起”常用于描写秋天的到来,古人常把秋天与伤感、思念相联系,代表着时光流逝与情感的流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荣法,近代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较少为人所知,但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情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秋天,可能是作者在对某一段往事的回忆中,因季节的变换而引发的情感共鸣。


诗歌鉴赏:

《极相思》是一首极具秋意的抒情诗,诗人在短短的几句中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画面感。开头两句以“玉绳金镜”描绘了一个华丽的场景,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往昔的繁华。接着,诗人通过灵鹊的轻盈和帘子的细腻,传达出一种轻柔而又含蓄的思念之情。琼楼与倒影的描写,让人联想到美好与脆弱的交错,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美丽不再。

深院中的女子因风而惊,展现出一种脆弱的美感。她的“罗袖薄”,似乎暗示着她的心情与季节的变化息息相关。作者用“玉人知否”来引入对心上人的思念,表现出一种期待与无奈的情感。最后一句“西风渐起,总是秋多”则以季节的变迁为背景,表达了对秋日的感伤与对爱情的无尽思念,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秋天的凄美与思念的绵长,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绳金镜揩磨: 开篇以华丽的饰物引入,象征美好与珍贵的回忆。
  • 灵鹊拂帘过: 轻灵的鸟儿掠过帘子,增添了诗的灵动感。
  • 琼楼西畔,垂虹倒影,画尽颓波: 描绘美丽的楼阁与倒影,展现出美好却又稍显凋零的意象。
  • 深院乍惊罗袖薄: 突然的凉风使女子惊动,表现出她的脆弱与娇美。
  • 倚残妆愁晕修蛾: 依靠在窗前,愁苦的神情使她的妆容显得更加恍惚。
  • 玉人知否,西风渐起,总是秋多: 最后以询问的口吻,表达对心上人的思念与秋天的感伤。

修辞手法:

  • 比喻: “玉绳金镜”比喻美好与珍贵,增强了诗的形象感。
  • 拟人: 通过“灵鹊拂帘”,使景物具有人情味。
  • 对仗: 诗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与对爱情的思念,情感深邃而细腻,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爱情的执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绳: 象征华丽与珍贵,代表美好的记忆。
  • 金镜: 表示光辉与美好,也暗示年轻与美貌。
  • 灵鹊: 代表灵动与自由,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 琼楼: 高贵的居所,象征着理想与美好。
  • 西风: 秋天的风,象征着季节的变化与情感的流动。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歌的画面,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绳金镜”象征着什么?
    A. 贫穷与无奈
    B. 美好与珍贵
    C. 凋零与失落

  2. “西风渐起,总是秋多”中的“秋”指什么?
    A. 季节的变化
    B. 生命的结束
    C. 思念的加深

  3. 诗中提到的“灵鹊”主要用来表现什么?
    A. 爱情的甜美
    B. 自由与灵动
    C. 凋零与悲伤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 《秋夕》: 李白
    这两首诗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袁荣法的《极相思》与李白的《秋夕》在主题上均涉及秋天与思念,但前者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绘,而后者则更具豪放的气概。两者在用词与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近代诗歌史》

相关查询

声声慢 次谢隽人女士韵,别诸词友 声声慢 饮海棠春,旧为藩垣五百梅花馆,许子莼方伯觞咏地也,今子莼下世久矣 声声慢 声声慢 过王废基安定君浮厝处,和郑枫人《玉句草堂词》韵 声声慢 声声慢 与荫 声声慢 声声慢 声声慢 旅思用易安韵 声声慢·羞朱妒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若丧考妣 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问事 踔绝之能 深奸 资直 画地为牢 黍字旁的字 邪不犯正 丨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天香国色 耒字旁的字 雪帆 韋字旁的字 入不支出 包含苍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