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钱穆父紫薇花二首》

时间: 2025-04-30 11:36:15

诗句

虚白堂前合抱花,秋风落日照横斜。

阅人此地知多少,物化无涯生有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36:15

原文展示:

虚白堂前合抱花,秋风落日照横斜。
阅人此地知多少,物化无涯生有涯。

白话文翻译:

在虚白堂前盛开的紫薇花,如同合抱的树干般繁茂,秋风与落日的余晖洒在横斜的枝叶上。这里曾经有多少人来过,时间的流逝让一切物质都在变化,而生命却是有限的。

注释:

  • 虚白堂:诗人苏轼所居之处,象征着清幽和淡泊。
  • 合抱花:比喻紫薇花的茂盛,合抱即为茂密的状态。
  • 秋风落日:描绘秋天的景象,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 阅人:指在此地经过的人,可能有过往的游人或朋友。
  • 物化无涯生有涯:物质的变化是无尽的,而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虚白堂”可能与苏轼的隐居生活有关,强调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思考。“物化无涯”则反映了道家思想,暗示万物的变化是永恒的,而人的生命终究是短暂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不仅风格多样,且融入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与自然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的晚年,表现出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此时的他经历了许多波折,内心对生命的无常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紫薇花的盛开与凋落,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与时间流逝的感慨。前两句通过明快的意象,展现出紫薇花的美丽与自然的和谐。而后两句则转入哲理思考,诗人意识到虽然物质的变化无穷无尽,但人生却是有限的,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诗中流露出的沉思和对生命的反思,使其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的诗,更是一首哲理性的作品。苏轼以清新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将个人经验与普遍的人生哲理结合,给人以启示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虚白堂前合抱花”:描绘了紫薇花在虚白堂前盛开的景象,生动形象。
    • “秋风落日照横斜”:通过秋风和落日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 “阅人此地知多少”:表达对往来人们的思考,暗示历史的沉淀。
    • “物化无涯生有涯”:总结了物质与生命的辩证关系,强调生命的有限性。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合抱花”)、对仗(“秋风落日照横斜”)等修辞手法,增加了诗的艺术效果。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生命的哲理思考,强调了物质的变化与生命的有限,展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虚白堂:象征清幽、淡泊的生活。
  • 紫薇花:代表生命的美丽与短暂。
  • 秋风与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虚白堂前合抱花”中的“合抱花”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的名称
    • B. 紫薇花的繁茂
    • C. 一种树木的形态
  2. 诗中提到的“物化无涯”主要表达什么?

    • A. 物质的变化是有限的
    • B. 物质的变化是无止境的
    • C. 物质与生命没有关系
  3. 诗人透过描绘自然景象,最终想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赞美自然
    • B. 反思生命的短暂
    • C. 描绘秋天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自然描写:苏轼的诗多表现出沉思与哲理,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激情。两者在主题上有共通之处,但风格迥然不同。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文学概论》
  • 相关的文学评论文章与研究资料。

相关查询

离友诗 喜雨诗 杂诗 杂诗 杂诗 游仙诗 弃妇诗 代刘勋妻王长杂诗 三良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同字框的字 撩火加油 绞丝旁的字 东作西成 魚字旁的字 蜂拥而至 污手垢面 日以为常 弋字旁的字 绝不轻饶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歺字旁的字 包含峙的成语 勤恪 祸积忽微 哮阚 包含复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