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0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07:34
寒食夜
苏轼
漏声透入碧窗纱,人静秋千影半斜。
沉麝不烧金鸭冷,淡云笼月照梨花。
在这寒食的夜晚,漏水声透过碧绿色的窗纱,屋内静悄悄的,秋千的影子斜斜地投射在地上。沉香的蜡烛没有点燃,金色的鸭子显得有些冷清,淡淡的云朵笼罩着月光,照在梨花的身上。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纪念介子推的节日,习俗包括禁火、吃冷食等。此诗正值寒食之夜,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静谧和清冷,表达对故人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细腻,风格多变,广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寒食节夜晚,正值春秋交替之时,诗人以个人的感受和对节日的情怀,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伤和对亲人的思念。
《寒食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静谧而清冷的夜晚,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的开头,漏声透入窗纱,描绘出一种沉寂的夜晚氛围,暗示了孤独和思念。秋千的斜影,似乎在提醒诗人往日的欢乐时光,现如今却仅存影子。接着,沉香未燃,金鸭冷清,表现出节日里的冷清和孤寂,进一步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惆怅。最后,淡云笼月,梨花映照,意象的交织使得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梦幻的美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渲染,勾勒出一种深沉的思绪,令人感慨万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寒食节为背景,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亲人的思念,展现了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词测试:
《寒食夜》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沉麝”指的是什么?
诗中“淡云笼月”所营造的氛围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讨论,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寒食夜》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