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5:08
奉和圣制谒玄元皇帝庙斋
张九龄 〔唐代〕
兴运昔有感,建祠北山巅。
云雷初缔构,日月今悠然。
紫气尚蓊郁,玄元如在焉。
迨兹事追远,轮奂复增鲜。
洞府香林处,斋坛清汉边。
吾君乃尊祖,夙驾此留连。
乐动人神会,钟成律度圆。
笙歌下鸾鹤,芝朮萃灵仙。
曾是福黎庶,岂唯味虚玄。
赓歌徒有作,微薄谢昭宣。
这首诗表达了对玄元皇帝的敬仰和追忆。昔日的兴运让我感慨,特在北山之巅建立祠庙。云和雷的初步构建,日月在此悠然自得。紫气依然浓郁,仿佛玄元皇帝仍在此处。至今追远的事迹,被重新装饰得更加鲜明。洞府在香林之处,斋坛则在清澈的汉水边。我们的君王乃是尊贵的祖宗,早已驾临此地流连忘返。音乐激动了人与神的相会,钟声也使律度更加完美。笙歌声中,鸾鹤飞舞,芝草与朮药聚集在灵仙之地。曾经是百姓的福祉,岂止是品味虚无的道理。尽管吟唱只是一种表达,但我依然微薄地感谢昭宣。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号少岳,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曾任宰相,政绩卓著。其诗以风格清新、意境深远著称,常表现出对历史和自然的思考。
本诗是张九龄应圣旨前往玄元皇帝庙斋祭祀时所作,旨在表达对玄元皇帝的崇敬与追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宗教信仰与政治结合的背景。
张九龄的《奉和圣制谒玄元皇帝庙斋》以其清新明朗的语言和深沉的思想,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怀念。诗的开篇以“兴运昔有感”引出主题,展现了对往昔辉煌的追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云雷”、“日月”,不仅描绘了庙宇所处的环境,也象征着宇宙的和谐与永恒。
在表现对玄元皇帝的尊崇时,诗人清晰地表达了对神灵与人类关系的思考,如“乐动人神会”,暗示音乐与神灵的联结,表现了人们对神明的敬仰与期待。此外,诗中提到的“芝朮萃灵仙”,不仅富有道教文化的色彩,也反映了人们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在形式上严谨,对仗工整,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高超技艺。通过对历史人物及其精神的追忆,张九龄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历史的宏大主题结合起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歌通过对玄元皇帝的祭祀,表达了对历史与传统的尊重,展现了人与神、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对百姓福祉的关注,强调了历史人物与人民生活的紧密联系。
诗中提到的“斋坛”位于哪个地方?
A. 北山顶
B. 清汉边
C. 香林处
“乐动人神会”这句诗的意思是:
A. 音乐让人感到快乐
B. 音乐激动了人与神的相会
C. 音乐只是一种表达
诗中提到的“紫气”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祥瑞
C. 权力
与李白的《庐山谣》比较,两者都描写了对自然的感受,但张九龄的诗更侧重于历史人物的崇敬,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融洽。张九龄的语言相对朴实,情感深沉,而李白则以豪放洒脱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