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2:56
《行唐村平野晴色妍甚》
作者:范成大 〔宋代〕
暖日烘繁梅,秾香扑征鞅。
云烟酿春色,心目两骀荡。
柳眉翠已扫,桑眼青未放。
兹游定不俗,前路入千嶂。
暖暖的阳光照耀着繁盛的梅花,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
云雾缭绕中酝酿着春天的颜色,心头的思绪如骏马般自由奔放。
柳枝已然扫去翠绿,桑树的嫩芽尚未吐出。
这次游览定然不寻常,前方的道路通向千山万岭。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希文,号澹庵,浙江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多描写田园风光及人情,风格清新自然,追求平淡之美。
创作背景:
范成大生活在南宋时期,国家动荡,民生困苦。他的诗中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这首诗是在春日游览行唐村时所作,表现了他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思索。
《行唐村平野晴色妍甚》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以“暖日烘繁梅”描绘出温暖的阳光照耀在盛开的梅花上,生动地传达出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接着,诗人利用“秾香扑征鞅”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芬芳,诗句中的“香扑”充满了动态感,仿佛香气随风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随后,诗人通过“云烟酿春色”表达了云雾与春色的交融,展现了自然的神秘与柔美。此时,心绪如骏马般自由奔放,正是春日里心情的真实写照。“柳眉翠已扫,桑眼青未放”则传达了春天的渐进,虽然柳树已然吐出嫩芽,但桑树的芽尚未发出,诗人在此对时间的流逝感慨不已,体现了对自然节奏的敏感与洞察。
最后,诗人以“兹游定不俗,前路入千嶂”作结,表达了此次游览的非凡之处,前方的道路通向壮阔的山峦,象征着人生的无限可能。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真挚,展示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传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梅花和柳树常被视为坚韧与美丽的象征,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理解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暖日烘繁梅”的意思是?
A. 暴雨淋湿梅花
B. 温暖的阳光照耀梅花
C. 寒冷的天气影响梅花
答案:B
“心目两骀荡”中“骀”指的是什么?
A. 马
B. 树
C. 云
答案:A
诗中提到的“前路入千嶂”意味着什么?
A. 前方有很多障碍
B. 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C. 旅程即将结束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