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4:0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4:01:02
晓雾朝暾绀碧烘,
横塘西岸越城东。
行人半出稻花上,
宿鹭孤明菱叶中。
信脚自能知旧路,
惊心时复认邻翁。
当时手种斜桥柳,
无数鸣蜩翠扫空。
清晨的雾气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绚丽多彩,
横塘的西岸与越城的东面相望。
行人走在稻花的上面,
孤独的白鹭栖息在菱叶之间。
我脚下的路是熟悉的,
偶尔见到邻居时让我心里一惊。
我当初亲手种下的斜桥柳,
如今无数的蝉鸣在碧空中回荡。
这首诗中提到的“斜桥柳”可能是诗人个人的回忆与乡愁,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离别和思念,诗人通过柳树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云溪,宋代诗人、词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情感真挚,语言清新。
《初归石湖》创作于诗人归家的途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晨雾下的乡村景象,传达出一种宁静而亲切的情感。
《初归石湖》是一首以清晨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透过诗人的视角传达出浓郁乡愁的诗作。开篇通过“晓雾朝暾绀碧烘”描绘了清晨的朦胧与色彩,给人以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感觉。诗人将横塘的水边与越城的景象相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接下来的“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描绘出行人走在稻田间,白鹭栖息于菱角叶中,生动展现了乡村的生机与宁静,令人感受到一种亲切的自然气息。诗人通过“信脚自能知旧路”表达了对故乡的熟悉,暗示着诗人深厚的乡愁情感。
最后两句“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则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推向高潮,斜桥柳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诗人心灵深处的寄托。鸣蜩声声,既是夏日的象征,也是对往昔的回忆,与诗人的心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情之暖,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热爱。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主要是在什么时间?
A. 黄昏
B. 清晨
C. 正午
D. 夜晚
“行人半出稻花上”中“行人”是在什么地方行走?
A. 山中
B. 河边
C. 稻田
D. 城市
诗中提到的“宿鹭”指的是什么动物?
A. 乌鸦
B. 白鹭
C. 麻雀
D. 鹦鹉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理解《初归石湖》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