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4:41
白衣苍狗暗还明,
造物何心听改更。
雨足龟鱼方得计,
日高蛙黾自消声。
浮溪荇带罗初展,
粘壁虫书字不成。
正喜太清无点缀,
惨舒谁复较阴晴。
白衣苍狗,暗处也能明亮,
造物主为何要听之任之?
雨水充足,龟与鱼才有了计划,
阳光高照,青蛙和蝌蚪自会沉默。
浮在溪水上的荇菜刚开始展开,
粘在墙壁上的虫书,字却写得不成。
我本欢喜天空清澈,无一点点装饰,
可惜谁来与我较量这阴晴变化呢?
李弥逊,生活在宋代,山水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风光和生活感悟,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融入个人的哲学思考。
此诗作于一个清晨,诗人描绘了自然的变化和个人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及对生活的思考。
《次韵岩起晓晴》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观察的诗作。全诗从“白衣苍狗”的意象开始,暗示了白天与夜晚的交替,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的变化。诗人在感叹造物主的意志时,表现出一种对生活无常的无奈。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雨后生物的活跃及自然界的宁静,这种对比使得诗歌更具层次感。
“浮溪荇带罗初展”一句,展现出大自然中的生命力,荇菜的展开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而最后两句则回归到诗人的内心情感,表达了对清朗天空的喜爱,以及面对自然变化的无奈与孤独。这种情感的交替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有心灵的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体现出一种哲理性的孤独感与对生命的热爱。
诗中提到的“白衣苍狗”象征什么?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填空):
“浮溪荇带罗初展”中“浮溪荇”指代(判断题):
对比李弥逊的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弥逊更强调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孤独,而王维则倾向于表达一种宁静的心境与和谐的自然。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但同样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