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时间: 2025-04-26 22:08:25

诗句

身世浮云任去留,老来於此更悠悠。

却因削迹风波地,耳底风云得暂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8:25

诗词名称: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身世浮云任去留,老来於此更悠悠。
却因削迹风波地,耳底风云得暂休。


白话文翻译:
我的身世如浮云一般,随意去留。年纪渐老,在此地更显得悠然自得。
只是因为在风波之地削减了自己的踪迹,现在耳边的风云也能暂时休息。


注释:

  • 身世浮云:比喻人生如浮云,变幻无常。
  • 任去留:任凭去留,表明一种随意的态度。
  • 老来:年纪大了,指作者的年龄。
  • 悠悠:形容心情悠然,安适自在。
  • 削迹:隐退,削弱自己的存在感。
  • 风波地:指波动、动荡不安的地方。
  • 耳底风云:耳边的风声与云影,暗指外界的纷扰与变幻。
  • 暂休:暂时的休息,指外界的喧闹暂时平息。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身世浮云”可追溯至古人对人生无常的认识,常见于道家思想,强调随缘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与生活,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晚年,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或因个人经历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风波,故作此诗以抒发内心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这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人生的淡然与豁达。开篇以“身世浮云”引入,直接点出人生的无常,仿佛在告诫我们,不必为过去的遭遇而执念。接着,诗人以“老来於此更悠悠”表明,尽管年纪渐长,内心却愈加宁静,自得其乐。此处的“悠悠”不仅描绘了作者的心境,也暗含了对生活的淡泊。后两句则通过“削迹风波地”与“耳底风云得暂休”构筑出一种清静的氛围,仿佛在告别那些纷扰,寻求内心的安宁。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洒脱的人生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身世浮云任去留”:身世如浮云,任其去留,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常的感悟。
    • “老来於此更悠悠”:年纪大了,却在此地感到更为悠然自得,反映了内心的宁静。
    • “却因削迹风波地”:因身处波动不安的环境,选择隐退,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 “耳底风云得暂休”:耳边的风云与喧闹得以暂时平息,象征着心灵的宁静。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身世比作浮云,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无常。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反复:通过“任去留”和“得暂休”形成呼应,强调对生活态度的哲思。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洒脱自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浮云:象征无常与变幻,反映人生的短暂与不确定性。
  • 风波:暗指人生的挫折与困扰,表现出诗人对风波的超然态度。
  • 耳底风云:象征外界的喧嚣与纷扰,表现出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身世浮云”中的“浮云”指的是什么?
    A. 现实生活
    B. 无常的身世
    C. 云彩

  2. 诗中提到“耳底风云”是为了表达什么?
    A. 自然景象
    B. 外界的纷扰
    C. 内心的平静

  3. 诗人对待人生的态度是什么?
    A. 苦恼
    B. 随意和淡泊
    C. 忧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李弥逊这首诗对比,前者豪放纵情,后者则更显淡然,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诗经与汉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寒食城南即事因访蓝田韦明府 闻筝歌 送刘禹锡侍御出刺连州 送刘禹锡侍御出刺连州 送白舍人渡江 生公讲台 冬至酬刘使君 酬雍秀才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期的成语 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款款而谈 甘字旁的字 灼见真知 貝字旁的字 待兔守株 父字头的字 祠尾 一字一板 革字旁的字 不怕官,只怕管 移气养体 宿屋 铜斗儿家计 临床 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