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

时间: 2025-07-12 15:28:24

诗句

南过庾岭更千山,烝润由来共一天。

云塞虚空雨翻瓮,江侵城市屋浮船。

东郊晚稻须重插,西舍原蚕未及眠。

独棹扁舟趁申卯,米盐奔走笑当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5:28:24

原文展示:

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
作者: 苏辙 〔宋代〕

南过庾岭更千山,
烝润由来共一天。
云塞虚空雨翻瓮,
江侵城市屋浮船。
东郊晚稻须重插,
西舍原蚕未及眠。
独棹扁舟趁申卯,
米盐奔走笑当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连绵的雨水使江水上涨的情景,诗人南下庾岭,面对重重山峦,感慨天地间的雨水都是相通的。雨水如同翻转的瓮,云层密布,江水已经淹没了城市的房屋,甚至船只也浮在水面上。东郊的晚稻已经需要重新插秧,而西舍的蚕宝宝还未入眠。诗人独自划着小舟,趁着申卯时分,去奔忙于购买米盐,感慨往昔的快乐时光。

注释:

  • 庾岭:位于今江西省,古代是南北交通的要道。
  • 烝润:指滋润、湿润。
  • 云塞:形容云层密集,遮蔽天空。
  • 翻瓮:形容雨水如同翻转的瓮,涌动不已。
  • 侵城市:江水冲入城市,形象地表现出水势之猛。
  • 重插:指晚稻需要重新插秧,显示农事的繁忙。
  • 米盐奔走:指生活的琐事,表现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怀念。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其描绘的江水上涨的情景,符合宋代江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反映出当时人们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关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涧庐,宋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与苏轼是兄弟,常以双全之才著称。苏辙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擅长描写山水田园的情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江南地区的雨季,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琐事的思考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诗中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开头的“南过庾岭更千山”,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广阔的山水背景,随之而来的“烝润由来共一天”,则将自然的气候变化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表现出一种人我合一的境界。

诗中“云塞虚空雨翻瓮”形象生动,云层如同厚重的瓮,在空中翻滚,雨水倾泻而下,营造出一种压迫感与变化的美感。而“江侵城市屋浮船”则更是体现了自然的威力,使人感受到生活的不安与无奈。

接下来,诗人转向农田与生活的琐事:“东郊晚稻须重插,西舍原蚕未及眠。”这两句中,描写了农民的辛劳与对生计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在繁重生活中的责任感与无奈。

结尾处的“独棹扁舟趁申卯,米盐奔走笑当年”则是诗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仿佛在说,尽管生活艰辛,但往昔的快乐仍值得珍惜,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过庾岭更千山:从北方南下,经过庾岭,看到重重叠叠的山峦。
  2. 烝润由来共一天:雨水的滋润与阳光同在,表现出自然界的和谐。
  3. 云塞虚空雨翻瓮:云层厚重,雨水如翻转的瓮般倾泻而下。
  4. 江侵城市屋浮船:江水冲入城市,房屋被淹没,船只漂浮在水面上。
  5. 东郊晚稻须重插:东郊的晚稻需要重新插秧,显示农事的忙碌。
  6. 西舍原蚕未及眠:西舍的蚕宝宝还未入眠,象征着农民辛勤劳作。
  7. 独棹扁舟趁申卯:独自划着小舟,利用申卯时分的光景。
  8. 米盐奔走笑当年:忙于生活琐事,却仍然怀念昔日的快乐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比作瓮,形象地展示雨水的倾泻。
  • 对仗:如“东郊晚稻”和“西舍原蚕”,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西舍的蚕“未及眠”,赋予蚕以人的情感,增强了生活的亲切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农事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尽管面临着自然的障碍与生活的艰辛,诗人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怀念过去的快乐时光,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庾岭:象征着自然的险峻与壮丽。
  • 江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变迁。
  • 晚稻:象征着农民的辛勤与希望。
  • 扁舟:象征着诗人自由的生活态度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苏轼
    B. 苏辙
    C. 李白
    D. 杜甫

  2. 诗中“东郊晚稻须重插”意指什么? A. 稻子生长良好
    B. 稻子未成熟
    C. 稻子需要重新插秧
    D. 稻子已经收割

  3. “云塞虚空雨翻瓮”中的“翻瓮”指的是什么? A. 云彩
    B. 雨水
    C. 房屋
    D. 船只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经典之作,描绘江水与春夜的意境。
  • 《静夜思》:李白的名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

诗词对比:

  • 苏轼的《赤壁赋》与苏辙的《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均描绘了自然景象,但前者侧重于哲理性思考,后者则更注重生活的细节与感受。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前者雄浑,后者清新自然。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苏辙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一落索 菩萨蛮 洞仙歌 洞仙歌·雪云散尽 胡穆仲先生挽诗 筇竹杖赠天圣长老仁公仁有诗次其韵 谢石林赠湖石次其韵 奉隆福召命赴都过德清别业 和周景远见寄二首 其二 和周景远见寄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乚字旁的字 势不两立 爿字旁的字 将无作有 挑拨 伏龙 入字旁的字 断章截句 迁嬗 音字旁的字 蓬门荜户 馬字旁的字 嘘枯 窥伺间隙 血风肉雨 包含霄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