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1:42
信脚东游十二年,甘泉香稻忆归田。
行逢蜀井恍如梦,试煮山茶意自便。
短绠不收容盥濯,红泥仍许置清鲜。
早知乡味胜为客,游宦何须更着鞭。
我在东游的路上已经走了十二年,甘甜的泉水和芳香的稻田让我想念故乡的田园。
在路上偶遇蜀井,仿佛置身梦境,我随意地煮着山茶,心情自得其乐。
短绳收不回水来洗手,红泥也仍然能放置清新的茶水。
早知道故乡的味道更胜于客地的美食,何必为了官职而再受鞭策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晦庵,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是苏东坡的弟弟。他在诗文上有很高的造诣,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苏辙在游历中的某个时刻,他经过大明寺,想起了自己的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
这首诗以“蜀井”为线索,结合个人经历,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官场生活的思考。开篇的“信脚东游十二年”不仅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游子的孤独与漂泊。诗中多次提及的“甘泉香稻”描绘了故乡的美好,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喧嚣官场的无奈。
在“行逢蜀井恍如梦”一句中,蜀井成为了诗人梦中的寄托,象征着他心中那份对家乡的渴望与追忆。随后的“试煮山茶意自便”展现了诗人宁静自得的心态,尽管身处异乡,他依然可以在简单的生活中找到乐趣。
最后两句更是一语道破了诗人的情感:“早知乡味胜为客”,他意识到,乡土的味道和生活的真实要远胜于外面的繁华与喧嚣,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对归乡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深厚的眷恋与对自我价值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强调了对简单、真实生活的向往,表达了游子的孤独和对归属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辙在诗中提到的蜀井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游宦”是指什么?
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感情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