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5:42
原文展示:
怪石曾听法,来从不二门。玲珑浮磬韵,斑驳古苔痕。池月岩边上,春云水面屯。微尔能辍赠,此意向谁论。
白话文翻译:
奇特的石头曾聆听佛法,来自那唯一的门径。它玲珑剔透,仿佛能发出磬的声音,表面斑驳,留下了古老的苔藓痕迹。月光照在岩石旁的池水上,春天的云朵在水面上聚集。你如此微小却能停止赠予,这份心意又能向谁诉说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孟頫(1254-1322),元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浙江湖州人。他的书画作品影响深远,被誉为“书圣”。这首诗是赵孟頫收到友人谢石林赠送的湖石后所作,表达了对湖石的喜爱和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孟頫在收到友人谢石林赠送的湖石后所作,通过描绘湖石的形态和意境,表达了对湖石的喜爱和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湖石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形态和意境。首句“怪石曾听法,来从不二门”,以佛教语言形容湖石的独特性和神圣性。接下来的“玲珑浮磬韵,斑驳古苔痕”,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描绘了湖石的精致和古老。后两句“池月岩边上,春云水面屯”,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映衬,增强了湖石的意境美。最后两句“微尔能辍赠,此意向谁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赠石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湖石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不二门”指的是什么? A. 唯一的门径 B. 佛教的门径 C. 石头的来源 D. 石头的形态
“玲珑浮磬韵”中的“浮磬韵”比喻什么? A. 石头的形态 B. 石头的声音 C. 石头的颜色 D. 石头的历史
诗中的“微尔能辍赠”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感激 B. 对石头的喜爱 C. 对自然的欣赏 D. 对孤独的无奈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