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6:1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6:19:48
小重山·晓起清愁酒盎空
作者: 刘秉忠 〔元代〕
晓起清愁酒盎空。
清愁缘底事别离中。
登临无地与君同。
青山色,山外更重重。
落尽海棠红。
蔷薇新破萼露华浓。
牡丹芳信一帘风。
寻幽梦,曾到小园东。
清晨醒来,愁绪满怀,酒杯却空空如也。
这份清愁到底因何而生,皆因别离之苦。
登高远望无处可去,却仍与你同在。
远处青山的颜色,山外更显得层峦叠嶂。
海棠花已落尽,满地红色。
蔷薇花刚刚破蕾,露珠在花瓣上愈加浓厚。
牡丹花的芬芳随风飘来,像是传递着一帘幽梦。
我曾经在梦中,去过小园的东边。
《小重山·晓起清愁酒盎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开篇的“晓起清愁酒盎空”即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失落感传达给读者。清晨的愁绪在酒杯的空空中显得愈加明显,这种情感的交织让人感受到一种无以言表的惆怅。接下来,作者思考清愁的根源,发现其实是别离的痛苦。诗中“登临无地与君同”一句,虽无处可去,心中却依然与所思之人同在,展现出一种深厚的情感联结。
随着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的意境逐渐丰富。青山的层叠、海棠的凋零、蔷薇的绽放,无不映射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尤其是“牡丹芳信一帘风”一句,既传递了春天的气息,也蕴含着对往昔的追忆。这些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融,构成了诗词的独特韵味,令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的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词通过清晨的景象与内心的清愁,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与对自然美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诗中“清愁”的根源是什么?
a) 酒盎空
b) 别离
c) 青山
诗人对自然的描绘中,哪种花象征着生命的脆弱?
a) 牡丹
b) 海棠
c) 蔷薇
“寻幽梦,曾到小园东”中的“幽”指的是什么?
a) 春天
b) 幽静
c) 远方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