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诣西山深师》

时间: 2025-05-04 19:17:32

诗句

曹溪旧弟子,何缘住此山。

世有征战事,心将流水闲。

扫林驱虎出,宴坐一林间。

藩守宁为重,拥骑造云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17:32

诗词名称: 诣西山深师

作者: 韦应物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曹溪旧弟子,何缘住此山。
世有征战事,心将流水闲。
扫林驱虎出,宴坐一林间。
藩守宁为重,拥骑造云关。


白话文翻译:

这位曾是曹溪的弟子,为什么会住在这山中呢?
世间有许多征战,心却如流水般悠闲。
驱逐猛虎出林,坐在林中悠闲聚会。
做藩守宁可重视权利,骑马去云关遥望。


注释:

字词注释:

  • 曹溪:指的是曹溪寺,禅宗祖庭之一,寓意深厚的佛教文化。
  • 旧弟子:指曾受教于某位老师的学生。
  • 藩守:地方的统治者或守卫,指对权力的依赖。

典故解析:

  • 曹溪:出自于佛教,强调禅宗的修行与内心的宁静。
  • 云关:可能指代高耸的山关,象征遥远而高耸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华,唐代诗人,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常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对世事的无奈与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诣西山深师》是一首表现隐逸生活的诗,诗人以“旧弟子”自居,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奈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诗中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林景象,诗人虽身处纷繁的世事,但心境却如流水般宁静,传递出一种超然的洒脱。前两句通过自问自答,展现出诗人与世俗的隔离,而后两句则描绘了驱虎出林的场景,生动地表达出人们在自然中的闲适与自在。诗的最后一句则引入了对权力的反思,表明诗人对权力和地位的无所谓,强调内心的自由与超脱。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展现了深刻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领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曹溪旧弟子,何缘住此山。
    表达了诗人自我认同与思考,疑问自己为何隐居于此,暗示与世隔绝的选择。

  2. 世有征战事,心将流水闲。
    诗人关注世事,却选择心如流水般悠然自得,彰显内心的安宁。

  3. 扫林驱虎出,宴坐一林间。
    描绘了清新的自然环境,驱逐猛兽的意象体现了对自然的驾驭与安全感。

  4. 藩守宁为重,拥骑造云关。
    反思权力与地位的意义,质疑世俗的价值观,将重心放在内心的自由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比作流水,强调情绪的流动与宁静。
  • 对仗:如“扫林驱虎出,宴坐一林间”,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权力的淡漠。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宁静。
  • :代表外在的威胁与挑战,驱逐象征着对自然的掌控。
  • :隐喻着宁静和安逸的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曹溪”指的是哪个宗教?

    • A) 道教
    • B) 佛教
    • C) 儒教
  2. “心将流水闲”中的“流水”象征什么?

    • A) 繁忙
    • B) 宁静
    • C) 战斗
  3. “藩守宁为重”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 A) 权力
    • B) 友情
    • C) 财富

答案:

  1. B) 佛教
  2. B) 宁静
  3. A) 权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山居秋暝》与《诣西山深师》均展现隐逸生活的诗意,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秋天的宁静与孤独,而韦应物则强调内心的超然与对世事的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韦应物诗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韦应物的《诣西山深师》一诗,并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哲理内涵。

相关查询

又次韵四首 和周守登楼对雪 其二 再次前韵六首 今春花卉盛时黄雾连十余日不解久不作诗偶成 冒雪早行 立春后一日偶书 和张簿韵 寿沃令二首 赠僧 雨霁独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水字旁的字 诛开头的成语 辵字旁的字 杨花枕 毛字旁的字 一盘散沙 寿轴 新亭堕泪 一哄而上 才疏意广 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气局 诣问 風字旁的字 话开头的成语 毁宗夷族 潜生 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