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4:1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4:11:21
起度律师同居东斋院
韦应物 〔唐代〕
释子喜相偶,幽林俱避喧。
安居同僧夏,清夜讽道言。
对阁景恒晏,步庭阴始繁。
逍遥无一事,松风入南轩。
释子(佛教僧侣)与我相遇,心中欢喜,我们在幽静的林中避开喧嚣。
夏天与僧侣安然居住,清静的夜晚吟诵道理。
面对阁楼,景色总是宁静,走在庭院中,阴影渐渐繁茂。
无所事事,悠然自得,松风轻轻吹入南轩。
诗中提到的“释子”代表了佛教文化,强调了修行与内心的宁静。诗人通过描绘与僧侣共同生活的情景,反映出对世俗喧嚣的避让,追求清静生活的理想。这与道教追求的逍遥自在有相似之处。
作者介绍:韦应物,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韦应物隐居期间,表达了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文化的认同。身处喧嚣的时代,他选择远离繁华,追求内心的宁静。
这首诗通过描绘与僧侣共同生活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开头两句,“释子喜相偶,幽林俱避喧”,简洁明了地表达了与僧侣相处的愉悦,以及在幽静的林中避开世俗喧嚣的愿望。紧接着的“安居同僧夏,清夜讽道言”,则描绘了诗人与僧侣在夏天安静居住,夜晚一起吟诵道理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
后面的“对阁景恒晏,步庭阴始繁”则描绘了美好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安宁。最后一句“逍遥无一事,松风入南轩”不仅总结了这份宁静与自由,也使全诗充满了诗意的画面感。松风的描写更是通过自然的声音传达了诗人内心的自在与恬淡。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境,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和淡泊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和意象的描写,如“安居同僧夏”与“清夜讽道言”,前后呼应,形成和谐的对比。松风的描绘则传达了自然的声音,增强了诗的韵味。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佛教理念的认同。
诗词测试:
诗中“释子”指的是哪个宗教的修行者?
A. 道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诗人选择与僧侣共同生活的原因是?
A. 追求财富
B. 避世喧嚣
C. 学习武功
D. 追求权力
“松风入南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忧虑不安
B. 悠然自得
C. 生气愤怒
D. 伤心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