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九日》

时间: 2025-04-26 21:19:02

诗句

独立凭高发兴新,霜清露白复佳辰。

绿樽到手不解醉,黄花满头应笑人。

梼边老僧幽期失,岩南诗客新句频。

秋犬此日并回首,鹅雁寄书愁未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19:02

原文展示:

独立凭高发兴新,霜清露白复佳辰。
绿樽到手不解醉,黄花满头应笑人。
梼边老僧幽期失,岩南诗客新句频。
秋犬此日并回首,鹅雁寄书愁未因。

白话文翻译:

我独自站在高处,兴致勃勃迎接这新景,秋霜清澈,露水晶莹,这正是美好的时辰。
手中端着绿酒,怎能醉得忘乎所以,头上插满了菊花,想必会引得人们开怀大笑。
在梼木旁,老和尚的幽期已然失约,岩南的诗人却频频吟咏新句。
今天的秋犬也回头望去,鹅雁寄来的书信,使我愁绪未曾减轻。

注释:

  • 独立:独自站立。
  • 凭高:依靠高处,指高处的地方。
  • 霜清露白:形容秋天的天气清爽,露水晶莹。
  • 绿樽:绿色的酒杯,象征饮酒的欢愉。
  • 黄花:指菊花,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常用来象征长寿与吉祥。
  • 梼边:梼木旁边,梼木是一种植物。
  • 幽期:指隐秘的约定或期盼。
  • 岩南:指某个地名,可能是诗人所交往的地方。
  • 秋犬:秋天的狗,可能象征着回忆或旧友。
  • 鹅雁:指大雁,常用来寄书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溍(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以其清新典雅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借景抒情,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作品多以山水、秋景为题材。

创作背景:

《九日》创作于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与团聚。诗中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节日之际的思考与情感,既有对秋天美景的赞美,也有对逝去友人的怀念。

诗歌鉴赏:

《九日》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思考的诗。开篇即描绘出高远的秋景,霜清露白的意象传递出一种清新、高远的气质。诗人在高处独立,似乎在追寻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令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情与对自然的敬畏。

而“绿樽到手不解醉”,则展示了诗人在节日气氛中,尽管手中有酒,但他并不沉醉于酒,而是沉醉于眼前的美好时光。这种表现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立体,既有欢乐的氛围,又暗含着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接着,诗人提到的“黄花满头应笑人”,则体现了传统文化中菊花的象征意义,既是长寿的象征,也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提到老僧与诗客,显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错与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在描绘秋日景象的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尤其是“鹅雁寄书愁未因”的结尾,更为诗歌增添了几分思索与感慨,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更加丰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独立凭高发兴新”:诗人独自站在高处,感受到新的兴致。
  • “霜清露白复佳辰”:描绘秋天的清晨,空气清新,露水洁白,正是美好的时光。
  • “绿樽到手不解醉”:酒杯在手,却不想沉醉于酒中,暗示对生活的清醒与思索。
  • “黄花满头应笑人”:头上插满菊花,象征着欢笑与乐观。
  • “梼边老僧幽期失”:老和尚的约定已失,暗含对时光流逝的叹息。
  • “岩南诗客新句频”:岩南的诗人频频吟咏新作,象征着创作的活力和生命的延续。
  • “秋犬此日并回首”:秋天的狗在此日回首,象征着对往昔的怀念。
  • “鹅雁寄书愁未因”:寄来的书信带来愁绪,表现出思念和牵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霜清露白复佳辰”,对称工整。
  • 比喻:将季节与情感相结合,展现内心世界。
  • 象征:黄花、鹅雁等意象,象征着长寿、思念等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重阳节的主题,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怀念,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清新、冷静的思考。
  • 露水:象征纯洁和生命的延续。
  • 黄花:象征长寿、欢乐与美好期待。
  • 秋犬:象征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友谊的珍视。
  • 鹅雁:象征思念与牵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高处独立,是在表达什么?

    • A. 对生命的迷茫
    • B. 对自然的热爱
    • C. 对酒的渴望
  2. “绿樽到手不解醉”中的“绿樽”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饮品
    • B. 酒杯
    • C. 绿茶
  3. 诗中提到的“黄花”象征着什么?

    • A. 愁苦
    • B. 长寿
    • C. 秋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而黄溍的《九日》则更强调节日的欢愉与对友人的怀念,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却各有不同,前者更显忧伤,后者则充满生机与期待。

参考资料:

  • 《元代诗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黄溍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 和吕舍人喜张员外自北番回至境上,先寄二十韵 冬夜陪丘侍御先辈听崔校书弹琴 野园献果呈员外 城东早春 钟陵寒食日与同年裴颜李先辈、郑校书郊外闲游 赠广宣大师 别湖上主人 陪湖南李中丞宴隐溪(璋) 言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丶字旁的字 假纵 异姓骨肉 朝梁暮周 殀亡 极醉 嗒然若丧 日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折文旁的字 有隙可乘 包含箭的成语 衔策 门外之治 画展 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