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5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59:20
《答杨奉礼》
多病守山郡,自得接嘉宾。
不见三四日,旷若十馀旬。
临觞独无味,对榻已生尘。
一咏舟中作,洒雪忽惊新。
烟波见栖旅,景物具昭陈。
秋塘唯落叶,野寺不逢人。
白事廷吏简,闲居文墨亲。
高天池阁静,寒菊霜露频。
应当整孤棹,归来展殷勤。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因多病而长期留守山郡的孤独感和对友人的思念。尽管有时接待客人,但因与世隔绝,已经几日未见,感觉像是数月。酒杯前独自品味,感觉无味,榻上也积满了尘土。偶尔在船上吟咏,看到雪花飘落,忽然感到新鲜和惊喜。烟波浩渺间,旅行的身影逐渐显现,眼前的景物一一展现。秋天的池塘只有落叶,荒野的寺庙中无人相伴。虽然与官吏的公文往来频繁,但在这清闲的居所中,文墨却显得亲切。高空中的池阁安静,寒菊在霜露中盛开。看来该整理孤舟,归来好好招待朋友。
韦应物,字子云,号静斋,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37年,卒年约792年。他以诗风清新、情感真挚而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
此诗写于韦应物在山郡隐居期间,因健康状况不佳,作者常常感到孤独与无聊,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答杨奉礼》是一首表现韦应物内心感受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他在山郡的隐居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沉思。起首的“多病守山郡”,便道出诗人因病不得不长期居于偏远之地的无奈,而“自得接嘉宾”则体现出他在孤独中仍愿意与朋友交往的渴望。诗中反复出现的“无味”、“尘”、“落叶”等意象,增强了孤独感与时间流逝的主题。
在诗的中段,诗人用“烟波见栖旅”与“秋塘唯落叶”对比,前者象征着生活中的流动与变幻,后者则暗示了生命的凋零与寂寞的境地。最后两句“应当整孤棹,归来展殷勤”则是一种期待与希望,表达了诗人渴望重聚的情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有对友人的思念,又有对生活无奈的感慨,展现了韦应物的人格魅力与深邃的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因病隐居的孤独感,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与渴望。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情感的真实描绘,传达出一种清新而沉静的生活哲学。
诗人因何原因守山郡?
诗中提到的“白事廷吏简”指的是什么?
诗中的“高天池阁静”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