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4:3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37:06
作者: 韦应物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萧屑杉松声,寂寥寒夜虑。
州贫人吏稀,雪满山城曙。
春塘看幽谷,栖禽愁未去。
开闱正乱流,宁辨花枝处。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寒冷的夜晚,松树发出萧瑟的声音,令人感到孤寂。由于州里贫穷,官吏稀少,晨曦中雪覆盖了山城。春天的池塘里,幽谷的景色让人感到惆怅,栖息的鸟类似乎也未曾离去。开门时看到河水波流不定,难以分辨花枝的所在。
该诗没有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春雪的意境,反映出作者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生活的思考。
作者介绍:
韦应物,字希周,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37年,卒于公元792年。他以诗风清新、情感真挚著称,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及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初春时节,春雪的到来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换,同时也引发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思考。
该诗通过对春雪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孤寂。诗人以“萧屑杉松声”开篇,立即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忧虑。接着提到“州贫人吏稀”,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困窘,也暗示了诗人对政治的关注与无奈。随着雪的覆盖,春天的来临似乎让人感到了一丝希望,但“栖禽愁未去”则透露出春天未能驱散心中的忧愁。最后一句“宁辨花枝处”更是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以对比的方式呈现,形成了深刻的情感共鸣。整首诗在意境上营造了一种春雪带来的清冷与思索,情感上则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现实的感慨,揭示了自然景观与人类情感之间的深刻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州贫人吏稀”表达了什么含义?
“开闱正乱流”中“乱流”指的是什么?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韦应物的《对春雪》与杜甫的《春望》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韦应物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杜甫则更加强调社会现实的困苦。两首诗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历史背景和诗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