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5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56:50
《寄题张仲寅甘老堂》
作者:杨万里 〔宋代〕
屏山十论择圣心,
甘老十论刮古今。
古今刮得都见髓,
持献玉工逢刖趾。
玉皇左相华阳封,
上与阿且双周公。
荐渠金门可登仕,
金门送渠外台试。
渠侬掉头不肯行,
有雪可钓月可耕。
恩山紫蕨椽来大,
恩江白鱼船样个。
绿蓑青蒻霞上卧,
不知毕逋明视东西过。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张仲寅的赞美与敬意。诗中提到的“屏山十论”和“甘老十论”是古代学者的思想和智慧,诗人认为这些思想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古今事理。诗中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居生活,强调宁静与自然的和谐。最后一联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洒脱态度,不拘泥于世俗的成功与名利。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以其独特的自然诗风和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这首诗写于杨万里晚年的时候,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张仲寅是他的朋友,诗中表达了他对张仲寅甘老堂的赞美与寄托。
这首诗将古代哲学思想与个人生活经验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古今智慧的深刻理解。诗中通过对“屏山十论”和“甘老十论”的提及,表达了对传统学术的尊重。而“古今刮得都见髓”一句,强调了对古今思想精髓的挖掘,体现了诗人历史观的深刻性。
在描绘理想的隐居生活时,诗人使用了许多优美的自然意象,如“恩山紫蕨”和“绿蓑青蒻”,塑造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尤其是“有雪可钓月可耕”,更是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洒脱态度,超脱于世俗名利之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想,展现了杨万里对人生、自然以及学术的独到见解,既有哲理深思,又有自然美感,体现了宋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整首诗探讨了古今智慧与个人生活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展现了深邃的哲理与优美的自然意象。
诗中提到的“屏山十论”主要代表什么?
A. 自然风光
B. 古代学术思想
C. 个人生活经历
“有雪可钓月可耕”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名利
B. 隐居生活
C. 仕途
诗中提到的“金门”象征什么?
A. 成功
B. 权力
C. 仕途与挑战
杨万里的隐逸思想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有相似之处,均描绘了自然的宁静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两位诗人都通过自然意象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但杨万里的作品更加强调了对古今智慧的挖掘,体现了更深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