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赤松图》

时间: 2025-04-26 22:12:33

诗句

山东隆准公,未语心已解。

按剑堂下人,成事汝应退。

非无带砺约,政尔有恩害。

平生三寸舌,松间漱寒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12:33

原文展示:

赤松图
作者: 姜夔

山东隆准公,未语心已解。
按剑堂下人,成事汝应退。
非无带砺约,政尔有恩害。
平生三寸舌,松间漱寒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场景:山东的隆准公虽未开口,但我心中已然明白了他的心意。按剑站在堂下的人,成事之后应当退让。并不是没有带砺的约定,而是因为你身上有恩有害。平生我用三寸长舌,像松林间的清流般,畅快自在。

注释:

字词注释:

  • 隆准公:指山东的某位公爵。
  • 按剑:指持剑而立,象征着警惕和准备。
  • 带砺约:指有承诺与约定。
  • 三寸舌: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辩。
  • 漱寒濑:形容在松间清流中洗漱,象征清新舒适。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松间漱寒濑”,可以联想到古人对松树的崇敬,松树常常象征高洁与坚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南宋著名词人、诗人,以词作著称,尤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闻名。

创作背景: 《赤松图》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不安之际,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权力与人事的深刻思考,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复杂性。

诗歌鉴赏:

《赤松图》是姜夔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理,体现了他对人性与权力关系的独特理解。诗的开篇即点明了“隆准公”的形象,展现出一种未言而喻的默契,表现了诗人与对方之间心灵的契合。接着诗人提到“按剑堂下人”,暗示着在权力面前,参与者应当有自知之明,懂得在合适的时机退让。这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反思,也是一种对权力游戏的深刻洞察。

“非无带砺约,政尔有恩害”一句,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表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利益交换,而是充满了恩怨与责任。这种情感的纠葛,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变数。

最后,诗人的自我反省通过“平生三寸舌,松间漱寒濑”得以体现,意在说明自己的口才和见解,像松间的清流一样,既有清新脱俗的气质,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邃的思考,使读者能够领悟到人与权力、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东隆准公,未语心已解:暗示着对方身份的尊贵和诗人与其心灵的契合。
  • 按剑堂下人,成事汝应退:强调在权力面前应保持谦卑与自知。
  • 非无带砺约,政尔有恩害:指出人际关系的复杂,强调约定与责任。
  • 平生三寸舌,松间漱寒濑:表达诗人的自我认识与清新气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口才比作“松间漱寒濑”,形象生动。
  • 对仗:对称的结构使诗句更加整齐,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权力、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倡导谦卑和自知,同时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清新脱俗的气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隆准公:权力的象征,代表高层人士。
  • :象征权力与威严。
  • :象征坚韧与高洁。
  • 寒濑:象征清新与自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山东隆准公”中的“隆准公”指的是: a) 诗人的朋友
    b) 一位公爵
    c) 一位士人
    d) 一位商人

  2. “按剑堂下人”中的“按剑”意味着: a) 准备战斗
    b) 处于警惕状态
    c) 休息放松
    d) 参加宴会

  3. 诗中提到“三寸舌”,是指: a) 诗人的自谦
    b) 诗人的口才
    c) 诗人的武器
    d) 诗人的身高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姜夔的作品通常较为婉约,而李白则更为豪放,二者在表达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上各有千秋。姜夔的诗体现了对人际关系的细腻观察,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豪情与自由。通过对比,能够更好地理解两位诗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姜夔传》

相关查询

友人书斋 避暑江渎祠池 属邑告稔寄转运劝农二使台 和季长学士绵汉道中作 同兄长赋朝鸡 晨赴书局 送韩廷评婺州市征 祗答晏尚书怀寄之什 汴堤閒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天口 鵩鸟 士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愚者千虑 尸字头的字 起书 包含摧的词语有哪些 攀桂 体物缘情 油开头的成语 包含媲的词语有哪些 天高地远 业字旁的字 参伍错综 疏而不漏 小字头的字 包含萤的成语 小毫 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