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9:08
吴儿临水宅,四面见行舟,蒲叶浸鹅项,杨枝蘸马头。年年人去国,夜夜月窥楼。传语城中客,功名半是愁。
在水边的吴地,孩子们居住在水边的房子里,四周都能看到行驶的船只;蒲草的叶子浸湿了鹅的脖子,杨柳的枝条轻轻碰到马的头。年年岁岁,故乡的人都离去,夜夜月光照耀着楼台。请把话传给城中的客人,功名的追求一半是忧愁。
姜夔(约1155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和书法家,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丽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常融入自然景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出北关》写作于南宋时期,期间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功名的无奈,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心境。
《出北关》是一首充满乡愁与人生哲思的诗作。诗中描绘的吴地水乡风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怀念。首联“吴儿临水宅,四面见行舟”,通过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水边的孩子们与行舟的往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鲜活而亲切。接着,诗人借助“蒲叶浸鹅项,杨枝蘸马头”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恬静而美好的氛围,然而在这美好之下,却隐含了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后半部分“年年人去国,夜夜月窥楼”,表现了诗人在离别中的愁绪,每年故乡的人都离去,月光照耀着空楼,显得孤独而无奈。最后一句“传语城中客,功名半是愁”,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功名的追求往往伴随着愁苦,暗示了士人对功名的追求与内心的纠结。整首诗在清丽的意象中流露出深切的思考,展现了姜夔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人事变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功名的无奈,揭示了士人心中的苦楚与孤独,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选择题:诗中描绘的水边孩子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A) 忧愁
B) 快乐
C) 繁忙
D) 孤独
填空题:诗中提到每年都有____人去国,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判断题:诗中“功名半是愁”表达了对功名的完全追求。(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