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子夜四时歌十六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7 04:59:45

诗句

兰叶始满地,梅花已落枝。

持此可怜意,摘以寄心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59:45

原文展示:

子夜四时歌十六首 其二 萧衍 〔南北朝〕 兰叶始满地,梅花已落枝。 持此可怜意,摘以寄心知。

白话文翻译:

兰花的叶子刚刚铺满地面,梅花却已经从枝头凋落。 我怀着这份令人怜爱的情感,摘下花朵寄给心爱的人。

注释:

  • 兰叶:兰花的叶子。
  • 始:刚刚。
  • 满地:铺满地面。
  • 梅花:梅树的花。
  • 已落枝:已经从枝头凋落。
  • 持:怀着。
  • 可怜意:令人怜爱的情感。
  • 摘以:摘下。
  • 寄心知:寄给心爱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衍(464-549),字叔达,南朝梁武帝,南朝梁的开国皇帝。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诗歌和音乐。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美的欣赏,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子夜四时歌》十六首中的第二首,属于南朝乐府诗。乐府诗多反映民间生活和情感,这首诗通过描绘兰叶和梅花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心爱之人的深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兰叶和梅花的自然景象,通过对自然美的欣赏来表达诗人对心爱之人的深情。诗中的“兰叶始满地,梅花已落枝”形成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又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后两句“持此可怜意,摘以寄心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通过摘花寄情的方式,传达了对心爱之人的思念和怜爱。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南朝诗歌清新自然的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兰叶始满地”:描绘兰花的叶子刚刚铺满地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2. “梅花已落枝”:梅花已经从枝头凋落,暗示了时光的流逝。
  3. “持此可怜意”:怀着这份令人怜爱的情感,表达了诗人的深情。
  4. “摘以寄心知”:摘下花朵寄给心爱的人,传达了对心爱之人的思念和怜爱。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兰叶和梅花的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时光的流逝。
  • 拟人:“持此可怜意”中的“持”字赋予了情感以动作,增强了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心爱之人的深情和思念,展现了南朝诗歌清新自然的风格。

意象分析:

  • 兰叶:象征春天的生机和美丽。
  • 梅花:象征时光的流逝和凋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种花分别是: A. 兰花和梅花 B. 菊花和梅花 C. 兰花和桃花 D. 菊花和桃花
  2. 诗中的“持此可怜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怜爱 C. 愤怒 D. 喜悦
  3. 诗中的“摘以寄心知”是通过什么方式表达情感? A. 写信 B. 摘花 C. 唱歌 D. 绘画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子夜四时歌》其他篇章
  • 南朝其他诗人的乐府诗

诗词对比:

  • 与唐代王维的《相思》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心爱之人的深情和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朝乐府诗选》
  • 《萧衍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舟中遣兴 闲咏园中草木六首 其三 寒夜枕上 自咏示客 初晴 北窗即事二首 其二 拟古 暇日弄笔戏书 冬夜不寐至四鼓起作此诗 欲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橐甲束兵 因公行私 瞠乎后已 偏宠 马开头的成语 酉字旁的字 盘璞 烧银 壶浆塞道 曰字旁的字 天地长久 业字旁的字 包含睿的词语有哪些 克绍箕裘 讨饶 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文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