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车螯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16 13:31:10

诗句

车螯肉之弱,恃壳保厥身。

自非身有求,不敢微启唇。

尚恐擉者得,泥沙常埋堙。

往往汤火间,身尽壳空存。

维海错万物,口牙且咀吞。

尔无如彼何,可畏宁独人。

无为久自苦,含匿不暴陈。

豁然从所如,游荡四海漘。

清波濯其污,白日晒其昏。

死生或有在,岂遽得烹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13:31:10

原文展示

车螯肉之弱,恃壳保厥身。
自非身有求,不敢微启唇。
尚恐擉者得,泥沙常埋堙。
往往汤火间,身尽壳空存。
维海错万物,口牙且咀吞。
尔无如彼何,可畏宁独人。
无为久自苦,含匿不暴陈。
豁然从所如,游荡四海漘。
清波濯其污,白日晒其昏。
死生或有在,岂遽得烹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车螯的肉体柔弱,依靠坚硬的外壳来保护自己。若不是自己有需求,连微微启唇都不敢。更担心被捕捉者得手,泥沙常常将其埋藏。经常在汤火之间,肉体虽然被煮尽,壳却仍旧空存。大海错综万物,嘴巴和牙齿也只能吞咽。你若不如那样,何必单独害怕人呢?无所作为只会自苦,含蓄隐忍不愿展示。豁然开朗,随心所欲,游荡在四海之间。清水洗去污垢,阳光照耀昏暗。生死或许都有,岂能急于被煮烤?

注释

  • 车螯:指一种水生生物,外壳坚硬,肉体柔软。
  • 恃壳:依靠外壳来保护自己。
  • 微启唇:轻微张口,指说话或发声。
  • 庙沙:泥沙,常用来形容埋藏或隐匿。
  • 汤火:比喻危险或困境。
  • 维海:大海,形容事物复杂多变。
  • 独人:一个人,表示孤独。
  • 无为自苦:指不采取行动反而自我折磨。
  • 豁然:豁达开朗,形容一种心境。
  • 游荡四海:自由自在地漂泊。
  • 烹燔:烹煮,形容死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推行新法,旨在富国强兵。他的诗歌以清新、质朴见长,常常关注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其政治理想未能完全实现,心中充满忧虑与失落。通过车螯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与自我保护的思考。

诗歌鉴赏

《车螯二首 其二》通过对车螯的描写,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生存的智慧。车螯肉体柔弱,恃壳自保,象征着人类在社会中常常需要外部的保护和自身的隐忍。诗的前半部分突出车螯的被动与无奈,强调了生存环境的严酷,以及在面对危险时的恐惧和无力感。后半部分则转向一种豁达的心态,表达了对于生死的淡然,似乎在呼唤一种超然的境界,强调了心灵的自由与对生活的接受。整个诗作在意象上构成鲜明对比,一方面是对脆弱生命的深刻反思,另一方面是对心灵解放的向往,展现了王安石在文学上的深厚功力与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车螯肉之弱:指出车螯的肉体柔弱,暗喻人类的脆弱。
  • 恃壳保厥身:强调依靠外壳生存,象征对外部保护的依赖。
  • 自非身有求:表达如果没有需求,就不敢轻易行动。
  • 尚恐擉者得:对被捕捉的恐惧,象征社会竞争的残酷。
  • 泥沙常埋堙:暗指在复杂环境中被埋没,失去自我。
  • 往往汤火间:象征生活中面临的危险和困境。
  • 身尽壳空存:肉体被毁,但外壳依然存在,反映生存状态的无奈。
  • 维海错万物:海洋象征复杂的世事与人生,充满变化。
  • 尔无如彼何:质疑他人为何要害怕,与车螯的处境作对比。
  • 可畏宁独人:强调孤独与恐惧。
  • 无为久自苦:无所作为只会带来痛苦,反映内心的挣扎。
  • 豁然从所如:达到一种心灵的开阔与自由。
  • 游荡四海漘: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逃避束缚。
  • 清波濯其污:借清水洗净污垢,比喻心灵的洗涤。
  • 白日晒其昏:阳光照耀,象征真理与明亮的未来。
  • 死生或有在:生死问题是自然规律。
  • 岂遽得烹燔:质疑对生死的急切看法,强调对生命的尊重。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车螯比喻人的脆弱。
  • 拟人:将车螯赋予人的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车螯的意象,探讨了生活中的脆弱与保护、自我隐忍与心灵解放的主题,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车螯:象征脆弱的生命状态,反映社会中弱者的生存状况。
  • :代表保护与防御,暗指人们在社会中需要的外部支持。
  • 泥沙:象征复杂环境中的埋没,反映现实的压迫感。
  • :代表广阔的社会与人生,强调变化与不可预测性。
  • 清波:象征洗净与重生,表达对心灵净化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车螯依靠什么来保护自己?
    A. 自己的力量
    B. 外壳
    C. 伙伴

  2. 诗中提到的“汤火”象征什么?
    A. 快乐
    B. 危险
    C. 自由

  3.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爱情
    B. 生存与自由
    C. 友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与王安石的关注现实有相似之处。
  • 李白《将进酒》: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追求自由的精神。

诗词对比

  • 王安石与苏轼的诗作在主题上都涉及人生的哲理与社会现实,但王安石更倾向于表现内心的挣扎与深思,而苏轼则更注重乐观与洒脱的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推荐阅读王安石和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历史背景。
  • 《诗经与中国古代诗歌》:深入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的演变与影响。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虞美人 虞美人 寄君莲二妹 虞美人 雪毬花 虞美人 虞美人 虞美人草 虞美人 其四 虞美人草 虞美人七首 其一 虞美人 其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看杀 朱的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描写母爱的现代诗_现代诗中母爱的表达与赏析 12笔画的汉字大全_12笔画汉字汇总与学习 华星秋月 狂的繁体字怎么写?狂的繁体字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衢歌 昭如日月 水字旁的字 诞伐 一称心力 营营逐逐 业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岳字拼音详解_岳的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先字旁的字 且是 政务 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