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02:1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2:12:06
异植疑分自竺腾,
浮来趺下见奇徵。
赋心讵止拈枯树,
象教应如颂古藤。
体具真形图五岳,
坐移光影悟千镫。
何时亲展楞伽路,
认取香岩最上层。
这株奇特的植物似乎是从竺(即佛教)中分出来的,
在我的双腿下浮现出奇妙的征象。
我的创作灵感岂能止步于枯树?
就如同佛法的教导,应该像颂古老的藤蔓一样。
它的形体具备了五岳的真实形态,
坐着感悟光影,领悟那千盏明灯。
何时才能亲自走上楞伽的道路,
找到香岩的最上层呢?
李来泰,清代诗人,以其深厚的佛教文化和丰富的诗歌创作见长。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佛教思想,展现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艺术风格。
此诗创作于李来泰对佛教的深入思考之际,表达了他对佛教教义的探索和对自然奇观的赞叹,也体现了他对修行与悟道的渴望。
李来泰的《王西屏先生虔事佛母得异木备岩壑之奇用承趺坐以颂赋见示为题二章 其一》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奇观的敏锐观察,也深刻体现了他对佛教哲学的思考。全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典雅的古诗结构,语言凝练而富有韵律感,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诗中通过“异植疑分自竺腾”开篇,便引人入胜,展现出一种神秘的植物,暗示着佛教的超凡脱俗和灵魂的升华。接着,“浮来趺下见奇徵”一句,体现了诗人对静坐冥想的体悟,强调了内心的觉悟和自然的和谐。
在后续的诗句中,李来泰通过“赋心讵止拈枯树”探讨了创作灵感的源泉,强调了创作与佛法的关系,表现出他对古老智慧的尊重和对新生事物的追求。整首诗在意象上交织着自然与佛教思想,体现出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宇宙真理的探求。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探索佛教思想与自然奇观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修行、悟道和灵感的追求,体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诗中提到的“异植”是指什么?
诗人希望通过“楞伽路”来达到什么目的?
“赋心讵止拈枯树”一句的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