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卢山五咏 障日峰(其状类峨眉,但小耳。)》

时间: 2025-05-07 14:22:18

诗句

长安自不远,蜀客苦思归。

莫教名障日,唤作小峨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22:18

原文展示:

卢山五咏 障日峰(其状类峨眉,但小耳。)

长安自不远,蜀客苦思归。莫教名障日,唤作小峨眉。

白话文翻译:

长安离这里并不远,但身为蜀地的游客,我心中却苦苦思念着归去的路。不要把这座山叫做“障日”,应该称它为“小峨眉”。

注释: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今陕西西安,是文化和政治中心。
  • 蜀客:来自蜀地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障日:意为挡住太阳,指这座山的雄伟和壮观。
  • 峨眉:指峨眉山,位于四川,与这座山的形态相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表达了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卢山五咏》是苏轼在卢山游览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此时苏轼身处南方,怀念北方的生活,作品流露出浓厚的乡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卢山障日峰的景象,通过与峨眉山的对比,强调了障日峰的独特之处。诗人起初提到长安与蜀地的距离,呈现出一种游子的心境,仿佛在提醒自己与故乡的联系。诗中“蜀客苦思归”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思念,传递出一种孤独的情感。

接着,诗人对障日峰的称呼提出疑问,反映出他对山名的思考。他希望这座山被称为“小峨眉”,不仅是因为它的形态相似,更是因为他在其中看到了对峨眉山的情感寄托。这种命名的愿望,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整首诗在情感上有着深厚的层次,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夹杂了对故乡的思念,令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哲理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安自不远:诗人指出长安并不遥远,暗示着对故乡的关注。
  2. 蜀客苦思归:作为蜀地的游客,内心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
  3. 莫教名障日:希望不要把这座山称为“障日”。
  4. 唤作小峨眉:更愿意将这座山称为“小峨眉”,显示出对自然形态的欣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障日峰比作“小峨眉”,通过形象的比喻增强了意象的鲜明性。
  • 对仗:全诗运用对仗,使得语言更加对称和谐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在游览中感受到了深深的孤独,同时也寄托了希望与美好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安:象征着繁华与故乡。
  • 蜀客:代表游子心中的归属感。
  • 障日峰:自然的雄伟与人情的思念交织,构成了诗的核心意象。
  • 小峨眉:对美的向往与认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希望将障日峰称为什么? A. 大峨眉
    B. 小峨眉
    C. 障日
    D. 远山

  2. 诗中的“蜀客”指的是谁? A. 南京人
    B. 长安人
    C. 四川人
    D. 游子

  3. “长安自不远”中“长安”指的是哪个城市?
    A. 北京
    B. 西安
    C. 成都
    D. 洛阳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表达了游子的孤独与思乡情感。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自然描绘表现人生的哲理。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较,两首诗都描绘了庐山的壮丽,但苏轼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流露,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和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查询

锦缠道 用宋子京韵 锦缠道 将试饶城,舟发东陇 锦缠道 锦缠道 初度 锦缠道(桑) 锦缠道 锦缠道 泛太湖 锦缠道 蔷薇 锦缠道 查家梅 锦缠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雉随 王字旁的字 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浮摊 施而不费 言字旁的字 兵不雪刃 僛丑 国而忘家 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黍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馬字旁的字 民瘝 口是心非 鸮心鹺舌 椎胸跌足 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