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2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5:23
雨过园林,触处落红凝绿。正桑叶齐如沃。娇羞只恐人偷目。背立墙阴,慢展纤纤玉。听鸠啼几声,耳边相促。念蚕饥四眠初熟。劝路旁立马莫踟躇,是那里唱道秋胡曲。
雨过后,园林中到处都是落花与新绿,桑叶长得正茂盛。那娇羞的女子只怕有人在偷看。她背靠着墙阴,慢慢地展开她那纤细的手指。耳边传来几声鸠鸟的啼叫,仿佛在催促着她。想到蚕正在饥饿中,刚刚入睡,劝这路旁的行人,立马不要耽搁,是那里在唱那首秋天的胡曲。
马子严,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田园生活的恬淡与自然之美,诗风清新雅致,擅长描绘自然景象和人情世态。
《锦缠道(桑)》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发展、农耕文化兴盛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桑树和蚕的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农耕文化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
这首《锦缠道(桑)》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自然景观与人类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园林。在“雨过园林”的开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的美丽景象,落红与新绿交相辉映,映衬出一种生机与活力。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位娇羞的女子,她在阳光下缓缓展开纤细的手指,似乎在与自然进行着某种交流。这种意象不仅传达出女子的羞怯与美丽,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鸠鸟的啼叫与蚕的饥饿则引入了自然界的另一层面,诗人在这里不仅关注人的情感,也关注到自然界的生物与其生活状态。最后的“劝路旁立马莫踟躇”则是一种对生活的呼唤,劝诫人们珍惜当下,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人情的温暖。
雨过园林,触处落红凝绿。
正桑叶齐如沃。
娇羞只恐人偷目。
背立墙阴,慢展纤纤玉。
听鸠啼几声,耳边相促。
念蚕饥四眠初熟。
劝路旁立马莫踟躇,是那里唱道秋胡曲。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类情感的细腻关注,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雨过园林,触处落红凝绿”中的“触处”指的是:
A. 事件的发生地点
B. 到处
C. 触摸的地方
D. 触感
诗中提到的“娇羞只恐人偷目”主要表现了:
A. 女子的美丽
B. 女子的羞怯
C. 女子的聪明
D. 女子的勇敢
诗的最后一句“是那里唱道秋胡曲”中的“秋胡曲”指的是:
A. 秋天的歌曲
B. 一种乐器
C. 一种节日
D. 一种舞蹈
通过这些作品的比较,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氛围下,诗人们都试图通过诗歌传达出对生活、自然与人情的深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