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9:3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9:32:04
入袂轻风不破尘。
玉簪犀璧醉佳辰。
一番红粉为谁新。
团扇只堪题往事,
新丝那解系行人。
酒阑滋味似残春。
轻风拂动着衣袖,却不沾染一丝尘埃。
美好的时光,让人沉醉,头戴玉簪、身佩犀璧。
这盛装的红颜,究竟是为谁而妆新?
那把团扇,只能回忆往昔的事情;
新织的丝带,又怎能束缚离去的行人?
酒已快要喝尽,滋味却似乎还留有春天的余韵。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以丰富的才华和深厚的文化造诣著称,作品涵盖诗词、散文、书信等多种体裁,尤其以词最为出名。
《浣溪沙(端午)》创作于端午节前后,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此时正值苏轼在政治上受挫,心中有忧郁之情,而节日的欢愉与个人的苦闷形成鲜明对比。
《浣溪沙(端午)》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端午节的特定氛围和人们的情感。诗的开头“入袂轻风不破尘”传达了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似乎暗示着节日的轻松氛围。接下来的“玉簪犀璧醉佳辰”则呈现出一种华美而又醉人的场景,似乎是对美好时光的陶醉与享受。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开始转向更为复杂的思考。
“一番红粉为谁新”引发了对于美丽的女子和其所追求的情感的思考,仿佛在询问这样的一番妆扮究竟是为了谁。这里隐含了对爱情和生活的思索,也可能暗示了时光流逝的无奈。而“团扇只堪题往事,新丝那解系行人”则表现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离别的无奈,团扇已无法再承载往日的美好,新丝的束缚也无法留住行人,流转的时间让人感到无奈与惆怅。
最后一句“酒阑滋味似残春”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酒已快要喝尽,留下的只是春天的余味,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逝去岁月的感慨。整首诗通过节日的欢乐与个人的感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端午节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流逝岁月的感慨,展现出生活中的欢乐与忧伤并存的复杂情感。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团扇”主要象征什么?
A. 新鲜的春天
B. 记忆与往事
C. 美丽的女子
填空题:诗的最后一句“酒阑滋味似__”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判断题:诗中“红粉”一词是指年老的女性。(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