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2:3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2:34:23
与僧道升二首 其一
作者:王安石
升也初见我,肤腴仍洁白。
今何苦而老,手脚皴以黑。
闻有道人者,于今号禅伯。
嬲汝以一句,西归瘦如腊。
汝观青青枝,岁寒好颜色。
此松亦有心,岂问庭前柏。
第一首的意思是:
初次见到道升时,他的肤色白皙、身材丰腴。
如今为何会如此苍老,手脚却粗糙得发黑?
听说有位道士,现在人称他为禅伯。
当我调侃你一句,你却瘦得像腊肉一样向西归去。
你看看那苍翠的枝条,岁寒之际也显得色泽鲜艳。
这松树也是有情感的,难道会在意庭前的柏树?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晚号穷愚,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是古代著名的改革家。他的诗词以清新、直白著称,常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王安石晚年,他在政治生涯中经历了许多波折,面对人生的无常与老去,诗中通过与道升的对话,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这首诗以对话的形式开篇,从道升的外貌变化入手,展现了时光对人的摧残。诗人以“肤腴仍洁白”的对比,展现了初见时道升的青春与活力,而后“今何苦而老”则提出了人生的无奈和对老去的感慨。王安石通过道升的变化,反映了对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深思。
接着,诗人提到“闻有道人者”,引入了道士的形象,可能是在暗示道升的修行与追求,反映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向往。接下来的“嬲汝以一句,西归瘦如腊”则在调侃中带着一丝哀伤,表达了对道升的理解及惋惜。
后半部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如“青青枝”和“岁寒好颜色”,传达出一种生命的坚韧与持久。松树的意象象征着不屈的精神,诗人以此鼓励道升在严寒中依然保持生机,暗示了内心的坚守与追求。
整首诗在感慨人生变迁的同时,渗透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具有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与道升的对话,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赞美,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永恒精神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肤腴”是什么意思?
a. 干瘪的
b. 白皙而丰满的
c. 瘦弱的
“青青枝”象征着什么?
a. 死亡
b. 生命的坚韧
c. 衰老
王安石在诗中对道升的态度是?
a. 讽刺
b. 赞美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与僧道升》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但王安石更多地从老去与自然的关系探讨,而李白则强调及时行乐和对人生的享受。两者在主题上有所区别,但都展示了深厚的哲理。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王安石的《与僧道升二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