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莲花》

时间: 2025-05-13 12:32:07

诗句

暴之烈日无改色,生於浊水不受污。

疑如娇媚弱女子,乃似刚正奇丈夫。

有色无香或无实,三种俱全为第一。

实里中怀独苦心,富贵花非君子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2:32:07

原文展示:

莲花
作者: 包恢 〔宋代〕

暴之烈日无改色,
生於浊水不受污。
疑如娇媚弱女子,
乃似刚正奇丈夫。
有色无香或无实,
三种俱全为第一。
实里中怀独苦心,
富贵花非君子匹。


白话文翻译:

在炎热的阳光下,莲花依然不改其色,
它生长在污浊的水中,却不受污染。
看起来如同娇媚的弱女子,
但其实像刚正的奇男子。
有颜色没有香气或没有果实,
而三者俱全的才是第一。
在花的内部藏着独特的苦心,
富贵的花朵并非君子的配偶。


注释:

字词注释:

  • 暴之烈日:猛烈的烈日。
  • 无改色:不改变颜色,指莲花在烈日下依然保持清白的色泽。
  • 生於浊水:生长在浑浊的水中。
  • 不受污:不被污染,象征清白。
  • 娇媚弱女子:形容莲花的外表。
  • 刚正奇丈夫:形容莲花的内在品质,刚毅正直。
  • 有色无香或无实:有颜色但没有香气或果实,形容品质的缺失。
  • 三种俱全为第一:指莲花的美丽、香气和果实俱全,才是最优秀的。
  • 独苦心:独自承受内心的苦楚。
  • 富贵花非君子匹:富贵的花并不是君子所喜爱的。

典故解析:

莲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纯洁、高雅和坚贞。它即便生长在污浊的环境中,仍然能够保持自身的清白,常被用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诗中提到的“富贵花”则暗示那些表面华丽但实质空虚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包恢,字子真,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独特的见解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莲花》创作于诗人观察莲花的过程中,表达了对莲花品格的赞美,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思考。


诗歌鉴赏:

《莲花》以莲花为题,展现了诗人对其独特品质的深刻理解。诗歌开头以“暴之烈日无改色”描绘了莲花在烈日下的坚韧,象征着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自我的品格。这种坚韧与清白的象征,使莲花成为了品德高尚的代表。

接着,诗人以“疑如娇媚弱女子,乃似刚正奇丈夫”对比了莲花的外在美和内在品质,强调了其坚韧与美丽并存的特性。这种性别的对比不仅突出了莲花的独特之处,也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性别观的思考。

后半部分则通过对莲花的全面评价,指出了有色无香或无实的缺陷,强调“有色无香或无实,三种俱全为第一”,表明真正优秀的事物应具备多重特质。兰花、梅花等其他花卉在此处作为对照,突出莲花的独特地位。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精妙,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有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追求高尚品德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暴之烈日无改色:强调莲花的坚韧,即使在严酷的环境中也不退缩。
  • 生於浊水不受污:突出莲花的纯洁与坚韧,尽管生长在污浊的环境中,但依然保持清白。
  • 疑如娇媚弱女子:形容莲花的外表之美,带有一种柔弱的美感。
  • 乃似刚正奇丈夫:反转传统的柔美形象,强调内在的刚强与正直。
  • 有色无香或无实:批评缺乏内涵的事物,强调表面美的虚幻。
  • 三种俱全为第一:指出真正的优秀需要兼具颜色、香气和果实。
  • 实里中怀独苦心:揭示莲花内心的苦楚,暗示坚韧背后的辛苦。
  • 富贵花非君子匹:强调君子所追求的是真正的品德,而非表面的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莲花比作女子与丈夫,突显其独特的内涵。
  • 对比:通过对莲花与其他花的对比,强调其独特性。
  • 排比:在表述优劣时使用排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逻辑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歌颂莲花的高洁品格,借莲花的独特性格反映出对人性品德的追求,倡导一种追求内在美与德行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花:象征洁白、高雅,代表高尚的品德。
  • 烈日:象征困境、挑战。
  • 浊水:象征恶劣环境,反映出社会的浑浊。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莲花的美德与坚韧,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莲花在烈日下表现出什么特征? A. 改变颜色
    B. 不改颜色
    C. 枯萎

  2. 诗中提到莲花的内外特征,有哪几种? A. 只有颜色
    B. 有色、有香、果实
    C. 只有香气

  3. 诗人认为富贵的花和君子有什么关系? A. 富贵花是君子的配偶
    B. 富贵花非君子匹
    C. 君子喜欢富贵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包恢的《莲花》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在意象上均使用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但包恢重点在于莲花的高洁品德,而白居易则更多聚焦于离别的情感。两者虽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
  3. 《古代诗词鉴赏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锦湖新亭告成宸翰大书水村二字以落之二诗辄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记汉事六言二首 辰山 二月十八日过梅庵追怀主人二首 田舍即事十首 秋日会远华馆呈胡仲威 杂咏一百首 其六十一 神农 送居厚弟二首 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两点水的字 外宾 椿龄无尽 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椎车 黹字旁的字 立身处世 包含质的成语 鬲字旁的字 阔叶树 沽名邀誉 攴字旁的字 使符 东西南朔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私字儿的字 急人之忧 丧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