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留题洞岩》

时间: 2025-05-07 09:44:01

诗句

翠岩仙洞白云深,蹑石扪萝一访寻。

真驭不逢山色映,涧风吹袂冷森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4:01

原文展示

《留题洞岩》
作者: 宋禧

翠岩仙洞白云深,
蹑石扪萝一访寻。
真驭不逢山色映,
涧风吹袂冷森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美丽的山洞中游玩的情景。翠绿的岩石和深邃的白云相映成趣,作者轻轻踩着石头,顺着藤萝探索洞内的奥秘。尽管没有真正的仙人出现,但山色映衬着他的身影;凉爽的山涧风吹动着他的衣袂,让人感到一阵清冷。

注释

  1. 翠岩:绿色的岩石,这里形容山体的颜色,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2. 仙洞:指的是神仙居住的洞穴,象征清幽、神秘的环境。
  3. 蹑石:小心翼翼地踩踏石头,表现出作者的谨慎和细腻。
  4. 扪萝:用手触摸藤萝,营造出一种探索的氛围。
  5. 真驭:指真正的神仙或逸士,表现出一种渴望与自然的亲密感。
  6. 涧风:山涧的风,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7. :衣袂,指衣服的下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宋禧,生于宋代,具体生平资料有限,但作为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游历山水之时所作,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仙境的向往。洞岩的幽静和自然的美景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诗歌鉴赏

《留题洞岩》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清幽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翠岩仙洞”展现出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场景,给人以无限遐想。接着“蹑石扪萝”的动作,表现出诗人轻盈而谨慎的探索过程,仿佛在与自然亲密接触。最后两句“真驭不逢山色映,涧风吹袂冷森森”,则强调了自然的冷寂和深邃,给人一种孤独而清冷的感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翠岩仙洞白云深:翠绿色的岩石与深邃的白云相互映衬,描绘出一个美丽的自然环境。
  • 蹑石扪萝一访寻:小心地跨过石头,触摸藤萝,表现出探索的细腻与谨慎。
  • 真驭不逢山色映:虽未见真正的仙人,但山色如画,映衬着诗人的身影,表现出一种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 涧风吹袂冷森森:山涧的风轻轻吹动衣袂,带来一丝清凉与孤寂的感觉,增强了诗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洞岩比作仙境,表现出一种理想化的自然美。
  • 拟人:通过“涧风吹袂”使自然景象具有人性,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诗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音韵美,使整体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反映出一种追求隐逸生活的情怀,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清幽环境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岩:象征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仙洞:象征理想化的生活,寄托着诗人的情感与向往。
  • 涧风:象征自然的清新与宁静,反映出环境的独特气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翠岩”指的是什么?

    • A. 绿色的石头
    • B. 紫色的岩石
    • C. 白色的云彩
  2. “蹑石扪萝”表现了作者的什么特点?

    • A. 冒失
    • B. 小心谨慎
    • C. 胆大妄为
  3. 诗中提到的“涧风”给人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 A. 热烈
    • B. 清凉
    • C. 寒冷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但更强调了情感的奔放与豪放。而宋禧的《留题洞岩》则表现出一种细腻与内敛的情感,反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提供宋代诗人作品的选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对古代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尤延之和予"新凉五言,末章有"早归山林"之 过招贤渡档四首 赠相士襄衣道人杜需二首 秋雨叹十解 其八 谢苏州史君张子仪尚书赠衣服送酒钱 荔枝堂夕眺三首 送刘童子 过石塘 含笑 二月一日郡圃寻春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祖的词语有哪些 琴挚 珉佩 摆架子 飠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包含次的成语 兰心蕙性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先字旁的字 下梢 摇摇摆摆 色字旁的字 直日 包含谄的词语有哪些 走投没路 著有成效 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