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20:3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20:30:35
赋得月傍九霄多
皓皓中秋月,遥看九道过。
近天欣有傍,聚宝合难磨。
照耀层霄迥,空明积气多。
亭亭分玉宇,朗朗映青莎。
有路皆堪烛,临衢便可歌。
微茫千万户,安问夜如何。
在皓洁的中秋月光下,远望九道星桥如虹。
靠近天边欣然相伴,聚宝盆般的景色难以磨灭。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高空,清澈的夜空中积聚着无限的气息。
亭亭玉立于苍穹,清朗的光辉映照着青翠的莎草。
每条道路都堪点亮,临街的地方便可高歌。
微茫的光线透过千万户人家,何必问今夜如何。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使用了许多传统意象,如中秋、月亮等,体现了中国古代诗人的审美情趣和自然观。
作者介绍:
徐炳,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反映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中秋佳节,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团圆、和谐的追求。
本诗以中秋明月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月光和夜景的深刻感受,整体意境清幽、明朗。首句“皓皓中秋月”直接引入主题,营造出一种宁静、明亮的氛围。接下来的“遥看九道过”描绘了星河之美,给人一种遐想的空间。诗中通过“近天欣有傍,聚宝合难磨”的描写,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愉悦情感。
在意象构建方面,诗中的“亭亭分玉宇,朗朗映青莎”体现了月光的清澈与大地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夜晚的美丽。诗的最后两句则展现了月光照亮千家万户的情景,诗人在此刻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与宁静,暗示了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自然的热爱,也传达了对团圆、和谐的美好向往,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画面感,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间温暖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团圆的期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皓皓”形容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A. 太阳
B. 明月
C. 星星
D. 云彩
“聚宝合难磨”中的“聚宝”指代什么?
A. 财富
B. 美好景象
C. 友情
D. 家庭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A. 雨水
B. 月光
C. 风声
D. 山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